第6課《做情緒的主人》教案
區別:首先,情緒是和需要能否獲得滿足相聯系的體驗。它是人與動物所共有的。而情感則是更多地和社會性需要等相聯系。情感僅為人所具有。其次,情緒通常具有較明顯的沖動性與外部表現,比如,欣喜若狂、手舞足蹈、怒不可遏等;而情感則較深沉和內隱。
聯系:一方面,情緒要受情感的制約和調節。一個人的情緒不是在任何場合與地點都毫不顧忌地表現出來的,往往受到情感的制約與影響。另一方面,情感是在情緒的基礎上形成的,而又在各種變化著的情緒中表現出來。總的來說,情緒與情感總是彼此依存交融為一體的,很難把它們嚴格地區分開來。問題•思路•探究
問題1 漫畫賞析
從上述幾幅漫畫中人物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們的情緒有什么不同?
思路:這道題主要是為了激起探究新知的積極感覺。因為同學們對豐富多彩的情緒并不陌生。生活中,我們大多數人都有過喜、怒、哀、懼的情緒體驗,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結合生活實際,注意觀察。這是一種積極、正面的引導,可以讓我們以積極的心態面對一個新的知識領域,以樂觀的心情去獲取新知識。
探究:生活中我們有時候興高采烈、干什么都覺得帶勁,有時候又垂頭喪氣、提不起興致,這些就是自身情緒變化的反映。每個人都有自己豐富多彩的情緒世界。注意觀察每個人所處的不同情境、及遇到的不同事情。
對于此問題的探究,你的看法是什么?
問題2 請記錄自己一周的情緒變化,了解自己的情緒狀況及影響。
時間 情緒變化 原因 對自己影響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思路:情緒猶如雙刃劍。它可以使我們體驗到歡樂、幸福,也可以使我們感到痛苦、憂傷;它可以令我們奮發進取,也可以令我們畏縮不前;它可以使我們冷靜清醒,也可以使我們沖動冒失;它可以讓我們從容安詳,也可以讓我們緊張惶恐;它可以叫我們為自己笑、為別人樂,也可以叫我們為自己哭、為別人泣。通過記錄自己情緒的變化,相信你會有同樣的感受。
詳細記錄自己一周的情緒變化,從而了解自己的情緒狀況及影響。
探究:一定要行動呦!
問題3 王朋和張明考試后的成績都不夠理想。王朋覺得升入中學第一次考試就考砸了,很是懊惱,從此一蹶不振;張明則認為這是中學學習生活的開始,可能有些不適應,總結經驗教訓,下一次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成績。
分析對照一下,你覺得這兩位同學的情緒狀態誰是積極的,誰是消極的?你認為怎樣才能保持樂觀精神,克服不良情緒?
思路:學習生活中,考試成績不理想這很正常。可是有的同學一味懊惱,從此一蹶不振,學習一落千丈,這是不善于調節情緒的表現;有的同學能夠善于調節自己的情緒,找出考試成績失敗的原因,總結經驗教訓,充滿信心,學習成績以后一定會不錯。因此,同學們要善于調節情緒,這對于我們的學習很重要。
探究:(1)張明的情緒是積極的,王朋的情緒是消極的。
(2)自覺調控情緒;合理宣泄情緒;還應該在法律和道德范圍內;其他合情合理的說法。
①情緒是可以調適的。每個人的生活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有時難免會產生消極情緒,但是,人們在情緒面前并不是無能為力的,而是可以對它進行調節和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