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納自己的生理變化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以積極的心態去接納青春期的生理變化,促進心理與生理協調發展。
2、能力:體察自己的青春期生理變化和心理變化,提高自我觀察、體驗的能力。
3、知識:了解青少年的青春期生理變化和心理變化;知道青春期基本的心理衛生常識。
【教學方式方法】
討論式、啟發式、表演法。
【教學活動】
展示課件1:播放《十六歲的花季》歌曲。
吹著自在的口哨,開著自編的玩笑。
一千次的重復瀟灑,把寂寞當作調料。
外面的天空好狹小,我的理想比天高。
外面的世界很寬闊,我什么都想知道。
在這多彩的季節里,編首歌唱給自己。
尋個夢感受心情,其實一切都是朦朧。
擁抱那朝陽,讓希望飄揚!
擁抱那朝陽,讓希望飄揚!
師:如歌中所唱的,同學們正處在多彩的季節里,理想比天高,其實一切都很朦朧。那你們面對青少年出現的生理或心理變化有哪些朦朧和困惑?
(學生暢談自己的朦朧與困惑。教師歸納學生發言,導入新課,板書“悅納自己的生理變化”)
展示課件2:播放“走進青春期”
放映關于介紹“進入青春期后少年身體、生理有關變化情況”的錄象。
引導學生討論思考:
1、從哪些方面發現“我長大了”?
2、進入青春期后,自己最明顯的生理變化有哪些?
展示件3:“看,我長大了!”
把事先準備好的自己從小至今的四張照片,按年齡的順序,貼在一張紙上,在小組中傳閱。
學生傳閱完畢,說一說:
我是否長大了?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這些變化對我意味著什么?
師:青春期是童年向成年過渡的時期,是青少年生理發育和心理發展急劇變化的時期。在這一時期,人的身體將發生明顯的變化。這些變化主要包括兩個方面:首先是體格迅速發育,包括身高的迅速增長、體重的迅速增加、男女成人體態的形成等。其次,是第二性征的出現和性成熟。面對這些變化自己有哪些心理反應?
展示課件4:實話實說
你是否遇到下列情況,如果有,你的心理反映是什么?
1、班內許多同學都長高了,而自己卻“原地不動”。
2、自己體態臃腫,外貌較丑。
3、別的男生還沒長胡子,自己卻長出了毛茸茸的胡子。
4、我的聲音變得沙啞難聽。
5、臉上長出一些難看的青春痘。
(學生交流,教師總結)
師:青春期出現上述情況是正常的。而有些同學面對這些變化產生過分激動、羞澀、煩躁、恐慌等心理反映。這些心理反映會帶來哪些不良影響呢?
(學生討論,學生總結)
師:既然上述心理反映會影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影響正常學習和生活,帶來一些不良的后果,那么,我們應該怎么樣來對待這些生理變化呢?
展示課件5:觀察與思考
展示教材第5頁兩幅漫畫,引導學生思考“面對同樣的生理現象,兩個女孩為什么會有不同的反應?”
(學生討論,教師總結)
師:進入青春期青少年從身體外形到身體機能等都會發生明顯變化,這些生理變化是非常正常的。所以,同學們應該正確認識,坦然接受,以積極的心態去接納這些變化。
進入青春期后,同學都十分在意自己的體態和容貌。可是,幾乎每個人都可能在自己的身體、容貌、生理機能等方面找到這樣或那樣不足,而這些是自己難以左右和控制的。自己能夠做的就是學會以積極的態度來接納它,用正確的方法對待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