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單元計劃及教案
三、防范于未然(板書)
1、認清犯罪危害(板書)
學生活動:案例分析(見教材第97頁案例)
要求:以陳某滑向犯罪深淵的案例引導學生分析:
①陳某由違紀再走向違法,最后滑向犯罪深淵的原因是什么?
②結合陳某的經歷,大家說說違紀、違法和犯罪這三者之間有何聯系?
③用“違紀、違法、犯罪”三個詞談談這一事例給我們的啟示有哪些?
學生討論后回答,教師小結。
通過分析思考我們認識到:人的行為是思想觀念支配的。對自己要求不嚴格,道德水平低,法紀觀念淡薄,就難免會違紀,可能違法,甚至于犯罪。我們要意識到應該增強法紀觀念,不犯錯誤或少犯錯誤,嚴格要求自己。因此,我們要提高道德水平,增強法制觀念,積極追求上進,這樣才能不犯或少犯錯誤,不會做出違法犯罪的事。
提問:犯罪最本質的特征是什么?
對。嚴重的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質的特征,犯罪不但對社會造成危害,它對家庭、他人以及行為人自己都會造成傷害,下面我們再來分析一個案例,我們看書98頁“小迪的案例”(教師朗讀)。我們可以從下面四個方面來分析其危害性。(教師板書以下內容,與學生共同討論,并板書危害性)
對他人:侵占他人財物、造成身體和心理傷害
對自己:坐牢、自毀前程
對家庭:媽媽精神失常、爸爸出車禍、姥姥死亡
對社會:影響社會安定
教師小結:通過上面這個案件我們可以看到:犯罪對自己、對他人、對家庭、對社會都有百害而無一利。我們正處于未成年階段,受國家司法保護。我們一定要約束自己的行為,心中要有道德和法律的準繩,不能只顧自己不顧他人,不能圖一時痛快、占小便宜,。要在心靈深處憎惡違法犯罪,行為上遠離違法犯罪。那種認為年齡小于犯罪無關,年齡小犯罪不受處罰的想法是十分錯誤的。我們看一下“相關連接”的內容。
2、加強自我防范(板書)
那么,我們怎樣預防犯罪哪?
(1)要樹立法律意識,從小事做起,預防違法犯罪。(板書)
我們還是看一個故事吧。(引導學生閱讀p99頁的材料,思考其中的問題,學生回答后,教師小結。)
老人們常說:“小時偷針,大時偷銀”,俗話也講:“善不積不足已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任何大事都是從小事開始的,大錯也是從小錯開始的。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的合格的公民,就要自覺樹立法律意識,從小事做起,預防違法犯罪。
(2)要劃清是非界限(板書)
簡單地說也就是要弄清什么是我們應該做的,什么事不僅我們該做的。我國有一部《預防為成年人犯罪法》,這部法律就設專章規定了對未成年人不良行為的預防,對嚴重不良行為的矯治,為我們劃清了是非界限。我們來了解一下有關內容。
集體或指定學生朗讀p99“相關連接”的內容。
活動:填表(根據要求填寫p100的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