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案:小數整數混合運算(精選3篇)
數學教案:小數整數混合運算 篇1
教學目標:1、讓學生掌握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法則;
2、幫助學生掌握除法的商的小數位數較多或出現循環小數時,一般可以保留兩位小數,再進行除的計算法則。
教學重點、難點:讓學生掌握在除法中商的小數位數較多或出現循環小數時,一般可以保留兩位小數,再進行除的計算法則。
教學方法:引導、討論、點撥、鞏固。
教學內容:第60頁例2。
課前準備:課件、本子。
教學過程:
一、導入:1、直接揭示課題——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 (課件1)
2、復習:(1)9。5-3。6÷5+0。18 (2)1。3×(8。2-7。32) (課件2)
二、新授:
例2 計算6。9 ÷[(0。4+0。5)×0。6] (課件3)
1、 讀題。
2、 討論:(1)你發現了什么?(A。有+、×、÷三種運算符號;B、括號有中括號與小括號)(2)根據剛才的發現,你準備怎樣來運算這道題目?(突出——先算小括號再算中括號)
3、 計算:請學生在本子上操練后,選一位學生的練習投影在銀幕上。
6。9 ÷[(0。4+0。5)×0。6]
=6。9 ÷[0。9×0。6]
=6。9 ÷0。54
=12。777……
4、 評價:讓學生評價,重點突出——(1)運算順序(2)計算中的.發現---本題答案是循環小數。
5、 出示下列一句話:
注意:在運算過程當中,如果遇到除法的商的小數位數較多或出現循環小數時,一般可以保留兩位小數,再進行計算。 (課件4)
根據上述新的知識,例2的運算結果應該是“12。78”。但是,“12。78”是取商的近似值,因此,“12。78”前應該用什么符號?為什么?
6、 出示下列第二句話:
切記:在運算過程當中,除到哪一位的商是無限小數,在保留兩位小數取它的近似值時,應該在那一位上用“≈”。 (課件5)
因此,例2的運算應該是——
6。9 ÷[(0。4+0。5)×0。6]
=6。9 ÷[0。9×0。6]
=6。9 ÷0。54
≈12。78 (課件6)
(二)試練:3。6÷(0。5+0。3×4) (課件7) (試練后讓學生聯系新知識進行評價,其中突出運算過程的最后一步用“≈”,并且保留兩位小數)
(三)做一做:12。6÷[14-(1。7+7。8)] (課件8) (做完后讓學生聯系新知識繼續評價,其中進一步突出運算過程的最后一步用“≈”,并且保留兩位小數)
二、 判斷:(課件9)
5×[63。9÷3×(7。5-5。5)] 25÷3-(2。6+3。44)
=5×[23。3×2] =25÷3-6。04
=5×46。6 =8。3-6。04
=233 =2。26
操作順序——先計算,再小組討論,后全班交流。其中突出第二題的第二步應該是,在保留兩位小數取它的近似值時,必須用“≈”。即運算過程為:
25÷3-(2。6+3。44)
=25÷3-6。04
≈8。33-6。04 (進行直接取換)
=2。26 (課件10)
三、 游戲:(選項)
1、 0。8×[(5-0。68)÷0。2×6] (課件11)
A、 =0。8×[4。32÷1。2] B、=0。8×[4。32÷0。2]
C、=0。8×[4。32÷0。2×6]
2、 [9。08-(1。325÷13+6。08)]×0。9 (課件12)
A、≈ [9。08-(0。101+6。08)]×0。9
B、≈[9。08-(0。10+6。08)]×0。9 、
C、≈ [9。08-(0。1+6。08)]×0。9
操作中,要求學生:(1)先獨立計算,(2)再小組討論 ;(3)然后全班交流。每一步必須突出本教時講的新知識。
四、 列式計算: (課件13)
3。8與6。5的和除2。9,再乘6。7,積是多少?
計算完后,選一位學生的練習投影在銀幕上,請他講這樣列式與計算的依據。
五、 應用題: (課件14)
一次,小明到農貿市場上去,看到青菜每千克1。2元,又聽到3千克黃瓜2元的叫賣聲,他想,每千克黃瓜比青菜便宜多少呢?
計算完后,選一位學生的練習投影在銀幕上,讓同學進行評價。
六、 小結:(操作中以學生為主對本教時進行小結)
通過本教時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再次打出課件4、課件5)
七、練習:
1、 第61頁2中下面3題 2、第61頁第3題
數學教案:小數整數混合運算 篇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小學數學里學過的運算順序,提高計算能力。
2、培養學生合理、靈活地進行運算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小學數學里學過的運算順序,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合理、靈活地進行運算的能力。
教具準備:
小黑板、電腦課件、長方形紙條。
教學過程:
一、復習運算順序:
同學們,在我們的數學學習中天天都要和數做朋友,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些數,看看有哪些數?
出示一組小數和整數:
2.650.90.5
3.71.30.2812
0.361.568.127.5
1、復習四則運算
(1)(學生口答,老師相機板書:整數小數)
(2)請你從這幾個數中選擇兩個數組成一道算式并且口算出結果。(學生口答結果)
(3)問:在我們剛剛口算的算式里,有哪些運算?(學生口答,教師板書:加法減法乘法除法)
這就是我們學習過的四則運算,在這四則運算里加法和減法是一級運算(板書),乘法和除法是二級運算(板書)。
2、復習四則混合運算順序:
(1)請同學們從這幾個數中選擇三個或四個數組成一道綜合算式。(可以運用小括號和中括號)
把綜合算式寫在課前準備的紙條上。
(2)教師有針對性的選擇六道算式展示在黑板上。請同學們把這六道綜合算式分分類。(四人小組討論)
(3)學生匯報,教師整理板書
從左往右先算二級運算先算小括號里的
(4)每個同學從第一行的三題中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道做在練習紙上。(三名同學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紙上。)
(5)集體訂正。
3、小結揭題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復習的整數、小數的四則混合運算。那你覺得在計算時應該注意些什么?(強調運算順序)
4、復習簡便計算:
(1)出示(8.11.3+8.13.7)5(也是黑板上的最后一道算式)
(2)先讓同學自己完成,比一比誰做的最快。
(3)集體匯報:請做的快的同學來介紹方法。
教師強調:計算時,要認真審題,靈活選擇合理的計算方法。
5、練習:
7.8+4.3-6.4+1.71.22.70.54.8
(2.5-2.50.6)418-3(2-0.8)
一組一題做在練習紙上,投影儀集體訂正。
二、鞏固練習:
同學們,學到這里你們有點累了吧?下面我們來做一做身體健康操。
第一節:小嘴巴說一說
請你說一說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
3.6[(1.2+0.5)5]
0.750.30.5-3.2
7-0.5+14+0.83
3.60.4-1.25
第二節:小眼睛找一找
下面的計算對嗎?
0.2540.254
=11
=1
7.40.65+10.5
=0.481+10.5
=10.981
第三節:小手做一做
1、從21.3與8.75的和里減去0.75,結果是多少?
2、16除以2的商加上3.5。和是多少?
第四節:小腦袋估一估
一塊梯形的土地(如圖),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先說說大約是幾十平方米,再計算,得數保留整數)
三、走進生活,拓展練習。
其實,在我們的身邊處處有數學,下面就讓我們走進生活看一看。
五一長假就要到了,我們作為家里的小主人該去超市選購一些食物用來招待客人了。
今天媽媽給了你們每人50元錢,你們來到了超市,你們準備選購哪些食物呢?把你的購物清單寫在練習紙上。(出示食物的圖片和單價)
我們比比誰是最棒的小當家!
數學教案:小數整數混合運算 篇3
教學目標:
(一)掌握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會使用中括號,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式題。
(二)通過對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的總結、歸納,提高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提高學生計算正確率以及約等號的正確使用。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口算
12+0.12= 7.2-0.2= 3.5÷0.35=
2.95+0.05= 5-0.6= 2.8÷0.14=
8÷12.5= 1.2+2.8-3.99= 4×1.72=
3.74+6.26= 4.5×6= 0.25×4÷0.2=
2÷4= 20×0.2= 20.75-9.5=
3.5×8×0.125=
2.提問
(1)我們學過哪幾種運算?
(2)我們把加法、減法、乘法、除法統稱為什么運算?(加法、減法、乘法、除法統稱為四則運算。)
(3)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是什么?
二、學習新課
1.學習例1:3.7-2.5+4.6= 3.6×6÷0.9=
(1)思考:以上兩題中分別含有什么運算?運算順序怎樣?
(2)學生試算后訂正。
3.7-2.5+4.6
=1.2+4.6
=5.8
3.6×6+0.9
=21.6÷0.9
=24
(3)小結運算順序
①教師講解:加法和減法叫做第一級運算,乘法、除法叫做第二級運算。
②以上兩題中分別含有幾級運算?運算順序怎樣?(①題中只含有第一級運算,按從左往右依次計算;②題中只含有第二級運算,也按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③誰能用簡明的語言概括以上兩題的運算順序?(一個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級運算,要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2.學習例2:35.6-5×1.73= 6.75+2.52÷1.2=
(1)觀察以上兩題中含有幾級運算?應先做哪步運算,后做哪步運算?
(2)學生計算后訂正。
(3)小結。
以上兩題都是含有兩級運算的算式,應先做哪級運算,后做哪級運算?
討論得出:一個算式里,如果含有兩級運算,要先做第二級運算,后做第一級運算。
(4)練習:先說出運算順序,再算出得數。
①P37“做一做”;②3.6÷1.2+0.5×5。
思考:①上題如果要先算1.2+0.5應怎么辦?(加小括號。)
②如果要先算(1.2+0.5)×5應怎么辦?(加中括號。)
教師介紹:小括號“( )”是公元17世紀由荷蘭人吉拉特首先使用。中括號“[ ]”是公元17世紀首次出現在英國的互里士的著作中。
小括號和中括號的作用是什么呢?(改變算式中的運算順序。)
3.試做例3:3.6÷(1.2+0.5)×5= 3.69÷[(1.2+0.5)×5]=
(1)兩題運算順序是怎樣的?(一個算式里,如果有括號,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
(2)學生試做
3.6÷(1.2+0.5)×5
=3.6÷1.7×5
3.6÷[(1.2+0.5)×5]
=3.6÷[1.7×5]
=3.6÷8.5
計算中出現3.6÷1.7和3.6÷8.5除不盡時,教師講解
在四則混合運算過程中,遇到除法的商的小數位數較多或出現循環小數時,一般保留兩位小數,再進行計算。
要想保留兩位小數,只需除到第幾位?(一般只需除到第三位小數,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兩位小數。)
學生繼續計算后,訂正
3.6÷(1.2+0.5)×5
=3.6÷1.7×5
≈2.12×5
=10.6
3.6÷[(1.2+0.5)×5]
=3.6÷[1.7×5]
=3.6÷8.5
≈0.42
提問:為什么①題中第二步要用約等于號“≈”,而第三步卻要用等號“=”。(因為在第二步計算時,3.6÷1.7除不盡,在第二步計算時,要取它的商的近似值2.12,所以在第二步要用“≈”連接;而第三步用2.12乘以5,得到的積10.6是準確的結果,應該用等號連接。)
4.小結
(1)什么情況用等于號?什么時候用約等于號?(當除不盡或者商的小數位數較多時,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兩位小數,在保留兩位小數取近似值的這一步,要寫約等于號;當取準確值時,用等號。)
(2)要改變算式的運算順序,可以怎么辦?(可以使用小括號、中括號。)
(3)有括號的算式,運算順序怎樣?(一個算式里,如果有括號,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
三、鞏固反饋
1.P38:做一做。
2.P40:1①②,2①②。
(1)說出運算順序;
(2)計算并且驗算;
(3)訂正并小結驗算方法。
驗算方法:①原式驗算;②互逆驗算;③交換驗算。
3.判斷下面各題,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并說明原因。
(1)0.8-0.8×0.7=0( );
(2)1.6+1.4×2=6( );
(3)50-3.9+6.1=40( );
(4)20÷2.5×4=32( );
(5)9.6+0.4-9.6+0.4=0( );
(6)4.8×2÷4.8×2=1( )。
4.P40:4。先計算填空,再列出綜合算式。
5.課后作業:P40:1③④,2③④,3。
設計說明:
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是在整數四則混合運算及小數四則計算的基礎上進行的,它是小學數學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解答應用題的基礎。教學中通過學生對具體算式的分析及計算,引導學生對四則混合運算順序進行概括、總結和提高,使學生對四則混合運算順序有系統的認識,以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
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順序與整數四則混合運算順序相同,學生容易掌握,但又容易被數字迷惑,造成錯誤,因此設計判斷題,提高學生的辨別能力。
約等于符號的使用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容易被學生忽視,采取由學生先試做,再講道理的方法,給學生留下較深的印象。
為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加強了口算練習,并要求學生驗算,重視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