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數的末尾有0的一位數乘法》說課
一`說教材。《乘數的末尾有0的一位數乘法》是冀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五冊第九單元《乘法》部分的第三課時。教材安排主要是呈現生活情景,提供數學信息,讓學生經歷探索“乘數末尾是0的一位數乘法”的情境,理解算理,并掌握計算方法。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一位數乘三位數,乘數中間有0的乘法”的基礎之上進行教學的。由于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位數乘三位數的計算方法以及乘數中間有0的一位數乘法,而乘數末尾有0的一位數乘三位數的計算方法與之相同,所以,本節課的設計思路是:關注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為學生提供所熟悉的情境和事物,讓學生在運用已有的知識自主學習和魚塘邊交流的過程中學習新的檢索方法。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決問題的策略。
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及課本的知識特點,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結合具體問題經歷自主探索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的計算方法的過程。
2、會筆算一位數乘三位數末尾有0的乘法。
3、能運用不同的計算方法,體驗計算方法多樣化。
4、使學生經歷與他人交流算法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良好習慣,激發學生的興趣,獲得積極的體驗。
教學重點:使學生經歷探索“乘數末尾有0的一位數乘三位數”的計算過程,掌握計算方法,并能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通過自主探索,理解算理。
二、說教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行之有效的教法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保證。根據教材及學生的特點,我認為應主要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由于本節課是一堂計算課教學,內容本身枯燥,學生學起來興趣不濃。因此,我想采用河北電視臺文娛節目“逃學小頑童”的形式,將復習題設置為“小學考試內容”,新授課及簡單的練習題設置為“中學考試內容”,練習題中較有難度的題設置為“大學考試內容”。這樣,將計算設置在游戲當中,可能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說學法。
教學活動是教與學的雙邊相互促進的活動。在教學活動中,顯示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組織者、參與者和合作者。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真正做到課堂教學面向全體學生,本節課力求體現:
1、在具體情境中經歷分析問題、提出問題、六間舞廳和初步解決問題的過程,同樣探索的成功,學習的快樂。
2、在獨立思考、進行個性化學習的基礎上,開展小組合作交流活動,通過比較、批判,完善自己的想法,構建學習方法。
3、通過有趣的練習,鞏固計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復習舊知。
師:同學們,在兩年前,河北電視臺有個欄目叫“逃學小頑童。”這個節目在當時可“火”了!這個節目將試題分為“小學”、“中學”和“大學”三個層次。如果能把所有的題都答對了,就可以直接大學畢業了!你們想不想提前“大學”畢業?那,我們先來完成“小學”所有題目。
教師出示一位數乘三位數、整十數乘一位數的題,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訂正。全部做對的“小學畢業”。在這里,老師用“挑戰”的語氣,激起學生的好勝心,激發他們的興趣,并復習了有關的知識。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師:恭喜大家小學畢業。下面,我們進入“中學試題”部分。
首先,多媒體出示書中例題,讓學生觀察畫面,交流,了解有關數學信息。
教師提問:“你能根據你找到的數學信息來解決這個問題嗎?”
學生按課前分好的小組學習:列式、計算。組長做好記錄。在此期間,教師巡視,并參加學生的討論。
學生交流不同的做法。老師提問:“你們是怎樣計算260×3的?”然后多找幾個學生交流。學生可能有的做法有:
1、豎式: 2 6 0 2、200×3=600(只)
× 3 60 ×3=180(只)
—————— 600 +180=780(只)
7 8 0
3、2 6 0 4、把260看成26個十,26個十乘3得78個
× 3 十,也就是780。
————
7 8 0
我個人認為,第3、4種算法學生可能想不到。這時,老師就說:“我也想和大家一起中學畢業,所以,老師也想了兩種算法”用多媒體出示第3、4種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