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科學《比較水的多少》說課稿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喜歡的動畫片導入,以激發學生興趣,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每個小組的桌子上都擺了三個瓶子,里面裝的水和老師講臺上的都一樣,請你們看一看,摸一摸,猜測一下,哪個瓶子里的水最多,哪個瓶子里的水最少,并說明理由。 (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猜一猜活動,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思考,讓學生根據已有經驗對水的多少做一個感性的比較,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二、比較水的多少,體驗探究過程
過渡:同意*號瓶中水多的人明顯占優勢,那我們就認定*號瓶中的水最多,這樣可以嗎?
1、怎樣才能比較出水的多少呢?學生小組交流討論。
(設計意圖:對學生的猜測正確與否,不做出評價,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啟動他們已有的知識經驗,合作研究比較的方法,使學生的聰明才智、創造性得到充分的發揮,使學生的自主探究得以有效的進行。)
2、學生匯報想出的辦法,引導討論:哪種方法最簡便、最科學?
師根據匯報板書。
預設:分別倒入同一個瓶子比高低、互換瓶、倒入一個杯里比杯數、比重量、瓶子底部孔比水流凈的時間、用刻度杯等。 (板書)
(設計意圖:在鼓勵學生采用多種方法的同時,也要引導學生對方法進行比較分析,讓學生明白,所有的方法中,有的方法簡便、科學、有效,同時有利于學生在下面的探究活動中選取比較好的實驗方法,達到實驗效果。)
3、小組確定實驗方法、實驗材料,明確分工后實際操作,交流結果。
提醒:從每個瓶子里倒出的水,在比完后要倒回原來的瓶子,不能讓水灑出來。注意把比較的結果記錄下來。
預設:如出現結果差異較大或不同,引導學生思考其中的原因。如果此時有學生提出用畫刻度的方法可以更精確的比較,并可以使比較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就直接引領學生進入比較水多多少的探究活動,讓學生開始自制刻度線測量。 (板書結果)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通過收集事實、分析事實的存在來驗證假設猜測的正確與否,完成對水的多少的初步比較,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欲望。)
三、比較水多多少,重演量筒發明過程
過渡:同學們找到了裝水最多的瓶子,到底它比其他兩個瓶子里的水多多少呢?你們能說出來嗎?
1、2號瓶中的水比其它2個瓶子里的水多多少呢?我們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學生討論測量方法。
這時學生可能一時想不到,教師要引導。
2、學生匯報想出的辦法,引導討論:哪種方法最簡便、最科學?
預設:(所有方法最終指向用有刻度的杯子量。)
a、 用小杯子量。追問:“用小一點的杯子一杯一杯去量,多出來裝配怎么辦?再用更小的杯子嗎?又多出來半杯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