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的小棒操作,把靜態的數字游戲動態化,在擺的過程中,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從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順序學習的情感、態度和價值的觀念。
教學內容: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二年級上冊第11頁
教學目標:學會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的筆算方法;通過實際操作,自主探索,小組協作等手段幫助學生掌握進位加的計算方法;初步培養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滿十向前一位進一。
教學難點:個位滿十該怎么寫
教具準備:筆、紙、小棒(整捆的100根,散的20根)
教學過程:
一、操作小棒,體驗“不進位加”的方法:
1、拿出7根小棒(直放),下面再放6根小棒,把兩堆合起來怎樣列式? 7+6=13 想辦法:讓人一眼就看出是13根。(10根一捆,再有3根;)(通過擺,捆小棒預先,鋪墊“個位加個位”進位加。)
2、13根下面放21根,
(1)1根放哪里?怎么對齊?2個十根該和誰對齊?
(2)把兩堆合并在一起,算式怎么列? 13+21
(3)(從小棒抽象)列出豎式 13
+21
34
(有小棒抽象出豎式,形象地在腦中建構了豎式形式的過程。)
3、34根下面放25根
(1)怎么放?根據前面的經驗。
(2)列式:34+25
(3)豎式: 34
+25
4、引出:列豎式時做到:相同數位對齊。
二、操作小棒:體驗“進位加”方法的形成過程。
1、在59根小棒下面放14根,
(1)怎么放?既對又快。
(2)將2根小棒合起來,先合什么?
9和4合起來,發現什么情況? 把“13”的1個十捆起來。 怎么辦?(邊說邊放:把1個十放在十位) 結果是多少?
(3)你又創造了一件偉大的事,把它寫下來。
a、自己獨立寫。b、把剛才的動作(放在十位上的1個十)在豎式上該怎么寫?
59
(4)師生交流豎式寫法: +14 個位9和4相加寫3進一,(這里有兩個細節處理的到位:一是以“動作”為出發點把小棒1個十放到十位內化到豎式中很形象,便于理解掌握;二是“你又創造了……”讓學生感覺自己很了不起,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享受成功的體驗。)
2、在73根下面放18根。同桌合作完成操作過程。強調: +18 從個位加起;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 91
3、引:兩位數加兩位數筆算方法。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
4、練習: 56+37 46+24 指名板演,其余自練。
三、運用方法,解決遇到過的實際問題。
(一)乘車:上節課遇到的: 二(1)36人,二(3)35人,兩班能合乘準乘70人的一輛車嗎?
1、提出問題。 2、用豎式檢驗。 3、說明理由。
(二)參觀:爸爸與兒子去海洋館參觀。成人票:36元,兒童票18元,小明與爸爸一起進海洋館,共需花多少錢?
獨立演算后,誰能幫助小明解決這個問題?
(三)智力題:代表小明感謝大家,獎勵一道思考題:考考自己的智力。
18 你能象左邊那樣,寫出兩個數相加,得數是99的豎式嗎?
+81 要求:找兩個兩位數,加起來和是99,它們十位上的和個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