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具體內容的說明和教學建議
最后,教材還提出:“還可以提出什么問題?”提示教師教學時充分利用教材資源,讓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進行解答,培養合理運用估算策略的意識和能力。“做一做”是加、減估算式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估算策略。估算時,可以把估算結果寫在書上。交流時,要說一說估算過程。4.關于練習二十中一些習題的說明和教學建議。第1~4題,是幾百幾十的加、減法,第5~8題是加、減法估算,第9~12題是混合練習。第1題,幾百幾十的加、減法筆算,要注意學生在對位、進位方面的問題。第2題,以種樹為題材,讓學生解決實際問題。這里只有一個問題,練習時,還可以讓學生提出不同問題(如今年比去年多植多少棵),或者改變題中的數據提出不同的問題進行解答,這樣既增加了練習的密度,同時又使學生受到綠化環境的教育。第3題,用開小火車的形式,練習幾百幾十的加、減法。練習時,可以讓學生自己計算,也可以用游戲的形式,增加練習的趣味性。第4題,借助小明在一年間眼鏡度數的改變,練習幾百幾十的減法,同時提醒學生注意寫字姿勢,愛護眼睛。此題應讓學生通過計算,體會其中的用意。第5題,以富有興趣的小貓分魚的形式,練習加減法估算。練習時可先讓學生估算出魚身上算式的得數,再用連線的方式把魚分裝在兩個筐里。第6題,通過計算從北京到大連的火車票比飛機票便宜多少錢,讓學生體會估算策略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第7題,給出兩種商品的價錢,判斷媽媽的錢買這兩種商品夠不夠,讓學生通過解決這種實際問題,學習如何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估算策略。此題有多種不同的估算策略,如將兩種商品的價錢245、187,看作250,190或200,200甚至是250,180,其中看作200,200的估算結果是400,與實際情況不符,這時需要通過交流、討論,判斷結果的合理性,調整估算策略。第8題,是一個解決實際問題的題,讓學生估算一本書大約還有多少頁沒看。教材通過學生的自言自語給出全書的頁數,通過翻開的書上顯示的頁碼給出已看的頁數。此題的第二個條件比較隱蔽,練習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去尋找。第10題,計算兩個年級共需要多少個一次性的注射器,其內容是學生生活中的事。學生可能對一次性注射器不太熟悉,練習時,教師可作適當說明。第12題,是聯系生活實際的估算題,要求估算冷飲店一天賣出的冰棍和礦泉水的數量。學生估算出結果后,可以引導學生對估算結果進行分析,預測冷飲店叔叔第二天兩種冷飲的進貨情況。如,礦泉水比冰棍賣得多,第二天礦泉水要多進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