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桃子
這節(jié)課讓我們感受到在學生有獨立思考和自由表達的課堂上,不僅能看到他們學習上的個別差異,更能發(fā)現(xiàn)學生蘊藏的創(chuàng)造性。如,解決平均分的問題時,有的畫圈,有的連線,有的想到用乘法口訣。這樣,學生學習的就不是成人強加給他們的數學,而是他們自己發(fā)現(xiàn)的數學了。
分桃子
教學目標:1、探索并掌握列豎式計算的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2、結合具體情境,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3、感知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目標:1、在具體的情景中,讓學生初步體驗平均分的過程,體會平均分的含義。2、理解平均分的方法。3、通過分一分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
教學目標:1、探索并掌握列豎式計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兩位數)的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2、結合具體的情境,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分桃子 (平均分的認識一)一、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2-33頁 。 二、 教學目標:a)、知識目標: 知道平均分的含義。會將物體平均分。 通過動手操作,體驗平均分的過程。b)、能力目標:通過理論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一、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32—33頁的內容。二、教學目標:1、讓學生通過“擺一擺”“分一分”“試一試”的活動,體驗平均分的過程,初步體會平均分的意義。2、注重學生進行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課題說明: 本單元的基礎是學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義,已經學會用2——5的乘法口訣口算表內乘法,然后進行教學。本單元的標題為“分一分與除法”,體現(xiàn)了動手操作與概念思考對于除法意義的重要性。...
(平均分的認識一)一、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2-33頁 。 二、 教學目標:A)、知識目標: 知道平均分的含義。會將物體平均分。 通過動手操作,體驗平均分的過程。B)、能力目標:通過實踐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目標:1、使學生初步體會“平均分”的含義,體驗平均分的過程,體驗數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關系。2、能正確用語言表述“分”的過程和結果,通過分一分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一、教學目標:1.經歷把小數目實物進行平均分的操作過程,初步體會平均分的意義。2.能用圖示(連一連、圈一圈)的方法解決一些與平均分有關的簡單問題。3.結合實際問題感知平均分的兩種可能:全部分完;有剩余,剩余的個數小于份數。...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三冊第32-33頁。《分桃子》一課是在學生已經初步了解乘法的意義,會用2~5的乘法口訣口算乘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學習除法的第一課,編者意在讓學生從分的狀態(tài)來入手,有隨意分與平均分,平均分中又有分得...
教學內容:本內容北師版第三冊分桃子的內容(第32-33頁).教材分析:分桃子第四單元分一分與除法的第一課,主要通過“分桃子”過程讓學生區(qū)分隨意分與平均分的區(qū)別,并體會平均分的意義。...
教學目標:1、使學生初步體會“平均分”的含義,體驗平均分的過程,體驗數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關系。2、能正確用語言表述“分”的過程和結果,通過分一分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師:通過課前我與你們的交流,知道你們都喜歡和小動物做朋友。今天在這節(jié)數學課上,我給你們請來了一個動物朋友,看看是誰?(課件出示小豬在家中的畫面)是一只胖乎乎的小豬,它的名字叫皮皮。今天可是他的生日。...
一、課前交流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生:喜歡。師:光聽你們說,我可不信。我想請一個小朋友模仿一個動物的叫聲或動作,也可以說出它喜歡的食物,讓我們猜猜是誰?生模仿小兔的動作、小牛的叫聲,另一個學生讓大家猜喜歡吃竹子的...
一、教學目標:1.經歷把小數目實物進行平均分的操作過程,初步體會平均分的意義。2.能用圖示(連一連、圈一圈)的方法解決一些與平均分有關的簡單問題。3.結合實際問題感知平均分的兩種可能:全部分完;有剩余,剩余的個數小于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