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與位置——東南西北》教學設計、反思及評析
中午的時候它在南邊,
地上的樹影正對著北方。
北極星是盞指路燈,
它永遠高掛在北方,
要是你能認出它,
就不會在黑夜里亂闖。
要是碰上陰雨天,
大樹也會來幫忙,
樹葉稠的一面是南方,
樹葉稀的一面是北方。
雪特別怕太陽,
溝渠里的積雪會給你指點方向。
看看哪邊的雪化得快,哪邊化得慢,
就可以分辨北方和南方。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可千萬別慌張,
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針,
需要你細細觀察,多多去想。
師:辨別方向的辦法還有很多,請同學們在課后問家長或看書,比一比誰搜集的辨別方向的辦法多。
(評析在學生學會了辨認方向的本領后,讓學生幫助淘氣和笑笑回家,鞏固了學生對地圖方向的認識,同時也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自己也能運用所學知識幫助別人了。讓學生在課外搜集一些辨認方向的辦法,實現了課堂知識的拓展。)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根據新課程的理念,大膽嘗試課堂教學改革的新路子,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兩個特點。
1. 教學內容面向學生、面向生活。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在課的開始,用多媒體課件引出學生喜歡的人物淘氣和笑笑,創設了他倆在公園中迷路的情境,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同生活的聯系,以及學習辨認方向的重要性。
2.通過數學活動,學習數學知識。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為了讓學生體驗東南西北的位置關系,我先讓學生在操場上通過觀察太陽升起的方向,先辨別出東方,再辨別其他三個方向。然后再回到教室,通過觀察比較,交流體會地圖上規定方向的必要性。在活動中,采用了自主觀察與小組合作的方式,比較輕松地學到了東南西北的有關知識。
〖案例點評〗
本節課張老師按照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及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生活經驗進行了大膽嘗試,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本節課教師以淘氣和笑笑迷路為背景,巧妙引入課題,使學生產生學習本節課知識的強烈愿望。
2.以活動作為課堂的基本組織形式,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本節課教師把整個學習過程交給學生,無論是在室外還是室內,都把活動作為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力爭讓學生在獨立觀察、認真思考、相互交流、小組討論、全班交流等多種形式的活動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3.合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多媒體輔助教學運用得當,使學生學得生動,教師教得輕松。本節課無論是新課引入、智慧老人的談話還是淘氣和笑笑去公園的路線圖等,都充分利用了多媒體課件的優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效率。
4.重視學生的生活經驗。
教學中充分利用了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如“早晨起來,面向太陽……”和兒歌等,為順利完成新課的學習立下了“汗馬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