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和千克”教學設計和反思
2、你知道多少個1克合起來是1千克嗎?(1000克)所以1千克=1000克。(板書)(如果學生想不出來,就從剛才“500克+500克=1000克”那里提示學生。)
3、鞏固練習: 2千克=( )克 6千克=( )克
3000克=( )千克 8000克=( )千克
【設計意圖:讓學生先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再了解克和千克的關系。學習質量單位間的進率也是量與計量的一個重要內容。這里我聯系剛才兩袋食鹽的質量合起來是1千克的實際體驗深刻理解克與千克的進率,并通過基礎練習及時鞏固。】
四、,實踐活動,鞏固提升。
我們剛才認識了質量單位克和千克,現在請小朋友們來幫幫忙,行嗎?
1、顧客們在進行大購物,請你幫忙看秤說說這些物體的質量是多少。(課件顯示)
2、他們在稱體重,你想告訴誰?
看健康秤,讀數。(課本88頁練習第2題,先填在書上,再說出來。)
【設計意圖:以看常見的盤秤和健康秤為代表,練習讀取秤上的數值,讓學生掌握借助秤知道物體質量的基本方法。同時感知一個物體集合的質量。】
3、估一估,稱一稱。
物體名稱 估計的輕重 稱出的輕重
水果布丁
大 米
(自選)
(說明:第1、2個物品老師給定,第三個由學生自選來估一估,稱一稱。)
(1)四人小組活動,做好記錄。
(2)反饋,請一、兩個小組展示說說。
(3)再掂一掂,修正自己的估測策略。
【設計意圖:在上面已經建立克和千克的表象和學會看盤秤的基礎上,給孩子們提供先估測再實測的練習。通過掂一掂,估一估,稱一稱,讓學生經歷猜想和驗證的過程。再讓學生比較估測和實際測量的所得結果的差別,從而修正自己的估測策略。】
4、填上適當的單位。
一只老虎重70( ),一個氣球重5( ),
一罐洗潔精重1( ),一個漢堡包重100( )。
【設計意圖:本題檢測學生對克和千克這兩個概念的理解。只有學生真正理解克和千克的基礎上,才能正確地使用這兩個單位。】
5、修改數學日記。
(1)這是大雄寫的一篇數學日記。
今天,我認識了“克”和“千克”這兩個質量單位,還學會了用秤。我知道一個雞蛋大約是60克,一個饅頭大約是80千克。現在我的體重已經有30克了。今天,媽媽買了1千克蘋果和一個5克的大西瓜回來。我真高興。
(2)先同桌互相說說有什么修改意見,再提問個別。
(3)布置學生回家也寫一篇有關克和千克的數學日記。
【設計意圖:一方面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聯系生活寫一篇數學日記,另一方面引導學生要正確使用單位,否則會鬧出笑話。】
五、總結內化本課知識。
1、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除了克和千克以外,有時候還要用到更大的質量單位,這個我們以后再學。
【設計意圖:為學生創設一個反思和回顧的平臺,讓學生學會自主把握知識的要點,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在傾聽中反思教學行為,為今后改進課堂教學獲取更多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