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形和變換
同學們,我們村正在為咱們學校修建一所新校園,你高興嗎?想不想去看看?播放錄像:工地上工人們正在乘著升降機在上樓,樓房里有幾位工人正在安裝推拉窗,并不時的推一推、拉一拉。
二、初步感知平移現象
1.引導學生說說片中的工人在干什么?升降機和推拉窗分別是怎樣運動的?
2.告訴學生像這樣的現象就是平移現象。
3.鼓勵學生小組討論判斷平移現象的標準,并在全班交流,教師要及時點撥。
4.引導學生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平移現象?
三、動手操作,進一步感知
1.組織學生做游戲:小組合作利用p133的學具“拉一拉”開展游戲,體會平移現象,同時,數一數一共有多少種搭配方案?
2.引導交流,對找出多種搭配方案的小組要予以肯定和鼓勵。
四、利用方格紙鞏固認識
動態課件呈現:方格紙上的小船行使圖。
1.引導學生說說小船是在平移嗎?為什么?
2.引導學生感知平移的方向與距離所表示的含義:
(1)小組討論:小船正在向哪邊平移?(右邊)移了幾格?(八格)
(2)各組派代表交流討論結果,然后教師利用動態課件慢速展示平移過程,學生一起跟著數小格,真切的體會平移的距離。
3.設疑,對學生初步滲透兩次平移的思想。
如果小船向左平移三格將會在什么位置?(小組討論,然后派代表交流,最后動態演示驗證);再向下平移三格呢?(小組再次討論交流。)
五、擴展活動
課件出示p44 4題圖,配上淡色方格。
1.引導學生小組討論:哪些小魚平移后可以與紅色小魚重合?
2.交流討論結果,并說說白色小魚怎樣平移后,可以到達紅色小魚的位置?
3.獨立給可以經平移后重合的白色小魚涂上紅色。
4.引導觀察這些紅色小魚有什么共同特點?
六、總結。
第三課時 平移和旋轉(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實例,初步感知旋轉現象。
2.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3.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初步滲透變換的數學思想方法。
教學方法: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引導學生小組合作進行觀察、操作,從而感知旋轉現象,然后通過觀察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樂場情景和做游戲的形式進一步鞏固認識。
教學具準備:每人準備一個紙風車、每人一枚硬幣、p131、p135的學具、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課前要求大家做的紙風車做好了嗎?會玩嗎?讓我們一起來玩一玩吧!不過有個小要求,就是要邊玩邊注意觀察。
二、感知旋轉現象。
1.認識旋轉現象。
(1)剛才大家在玩的過程中發現什么了嗎?引導學生說說紙風車是怎樣運動的?
(2)你能給這種運動取個好聽的名字嗎?(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相機揭示數學上的名稱──旋轉。
(3)鼓勵學生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旋轉現象?
2.觀察感知
引導學生做(p44下面 做一做)游戲:
(1)引導學生觀察圓片是什么顏色的?
(2)小組合作旋轉圓片,觀察旋轉時圓片的顏色變化,感受旋轉帶來的神奇效果。
3.操作感知
引導學生獨立做轉硬幣的游戲,來進一步體會旋轉的現象。
三、體會區別,鞏固認識。
1.動態效果出示游樂場的主題圖。
(1)說說畫面上都有哪些活動?
(2)先在小組內說說哪些活動是平移現象,哪些活動是旋轉現象?再在全班交流。
2.游戲:鼓勵學生試著用自己的肢體語言來表示平移和旋轉這兩種現象(先在小組內自由嘗試,再派代表在全班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