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三位數連加教案
指導豎式寫法:一般只寫一個加號,寫在最后一個加數的前面。
3、動手實踐,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提問:你能用第三種形式算出四、五、六年級-一共捐了多少本嗎?(讓學生獨立做---做)
提問: 誰愿意把你的算法說給大家聽一聽?(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豎式)
在學生的回答中可能出現兩種算法。
第--種算法:把各位上的數依次相加,算到十位時,教師提問十位上的數相加滿20,怎么辦?(強調向前一位進2,如果更多的數相加得數滿30呢?然后得出共識: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
第二種算法:把各位上能湊滿10的數先加。(可讓學生自己來分析。并組織學生討論:哪種算法好,為什么?)
如果沒有出現這種算法,可引導學生觀察個位上哪兩個數先們比較方便?十位上呢?
小結:在計算連加時,可以把能湊滿10的數先加,這樣可以使計算簡便,又不易出錯。
4、小組合作,合理靈活地進行筆算。
提問:看了這張表,你還能提出哪些連加問題?用你喜歡的算法去計算一下。
(1)小組學習。
教師提出合作要求:在小組內每人提出一個連加問題其他學生列式計算。
(2)組內交流。(重點說說"湊十"的方法)
(3)全班交流。(表揚合作積極、認真的學生和小組)
5、初步小結。
小朋友,我們提出了很多連加的問題,并熊靈活地運用不同的方法來解答,大家學得真不錯。不過,老師還想問問大家,你覺得在做連加時特別要注意些什么呢?(數位要對齊,哪一位上相加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能湊滿10的可先加……)
三、組織練習,鞏固新知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獨立做題,三人板演,共同訂正。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獨立做題,在小組內互相訂正。
3、做"想想做做"第3、4題。
投影顯示題中插圖,先引導學生看圖,說出圖意,再列式計算。要求學生說說列豎式計算時每一位上怎樣加簡便。
4、做想想做做"第5題。
讓學生獨立做題,做后在班內交流列算式的理由和計算結果。
四、總結、發散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新本領?你覺得學了這種本領有沒有用呢?(讓學生舉出生活中的實際例子來說一說)
用今天的方法還能算出四個、五個年級,甚至全校捐書的本數,有興趣嗎?回去試試。
教學板書:
三位數連加
一、二、三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
85+143+126=354(本)
四、五、六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
178+194+236=608(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