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歡慶》教學設計
1、范讀課文。(用自己的聲音將學生帶入濃濃的愛國之情中)
2、學生練讀,并說說讀懂了什么。
3、說說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五、研讀課文,深入體會
1、學習前四行詩句。
(1)教師范讀前四句,學生閉眼想畫面。
(2)聽著老師的朗讀,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學生交流,教師相機出示圖片)
(3)這么美麗、祥和、歡樂的場面,你能美美地讀出來嗎?
(4)出示課件,學生自由朗讀。
(5)教師領讀,提示重音與節奏。(速度稍慢,聲音不要太高,要帶著想像讀,讀出韻律感。)
田野/獻上/金黃的/果實,
楓林/舉起/火紅的/旗幟,
藍天/飛著/潔白的/鴿子,
大海/奏起/歡樂的/樂曲。
(6)自由品讀,男女生接讀,指名讀,挑戰讀,齊讀。
(7)展示圖片,練習背誦。(請四生上前張貼圖片,其余生讀詩句)
2、教師過渡:田野、楓林、藍天、大海都充滿了歡樂,它們想干什么?(歡慶十月一日)
教師引導:除了田野、楓林、藍天、大海歡慶十月一日,還有誰在歡慶十月一日?(十三億孩子)
3、學習后四行詩。
(1)學生自由朗讀,邊讀邊想像畫面。
(2)出示各族人民歡慶十月一日的圖片和天安門夜景圖。
(3)這么熱鬧、歡慶的場面,你能大聲的讀出來嗎?
(4)出示課件:
十三億/孩子,
歡慶/這美好的/日子,
十月一日——
祖國媽媽的/生日。
(5)教師范讀,提示節奏和重音。(突出“十三億”,用稍快的語氣讀“歡慶這美好的日子”,再提高聲音重讀“十月一日”。“祖國媽媽生日”應讀得充滿激情,語調要快、高昂,要充滿對祖國的愛。)
(6)自由練讀,指名讀,小組比賽讀,齊讀,
4、練習背
六、總結拓展,深化主題
1、齊讀課文,
2、學了課文,你有什么感想?
3、教師小結:《歡慶》這首詩寫的是給祖國媽媽過生日的情景。從田野到楓林,從藍天到大海,從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處都沉浸在歡樂之中。金黃的果實,火紅的楓葉,潔白的鴿子,陣陣的濤聲,構成了多么美麗、歡樂、和諧的圖畫。讀著讀著,我們似乎看到農民豐收的笑臉,看見天安門廣場上緩緩升起的國旗,似乎聽見中華兒女對和平的呼喚,聽見各民族兄弟姐妹祝福祖國的共同心聲。
七、作業設計(任選一二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