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水洼里的小魚》教學設計
[過程]
一、 揭題導入,整體感知[設計意圖:創設大海的情境,拉進學生與文本的距離,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
1、讀課題
2、理解淺水洼水的特點
師:誰能說一說淺水洼里的水怎么樣了?[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用“又淺又少”來形容淺水洼里的水的特點,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同時,了解被困小魚的處境十分危急]
3、板畫大海創設情境[設計意圖:創設大海的情境,為本課的學習奠定基調,易于學生的角色轉換和體驗,更好的與文本對話]
師:小魚在大海里快樂幸福地生活著,可是有一天,狂風卷著巨浪將他們拋出了大海,被困在了沙灘的淺水洼里。小魚會怎么樣呢?我們先讀讀課文吧。
4、提出讀書要求[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師:同學們,讀書要做到三到,眼到:眼睛看著讀;口到,大聲讀,不加一字,不減一字,不重一字;心到:用心去讀。
生:自由讀課文。
師:讀書讀一遍是不夠的,只有多讀,才能讀得有滋有味,來,咱們繼續讀讀。
二、 學習第一自然段[設計意圖:抓住重點詞語“甚至”“幾百條,幾千條”來指導學生朗讀,感受到被困的小魚很多。學生在與文本的對話中體會到被困的小魚處境危險,生命受到威脅,學生能讀出這樣的感受。]
1、讀正確[設計意圖:第一層:教師隨時正音,學生能夠讀正確,讀流利)
2、指名讀[設計意圖:第二層:學生能夠讀流利,并能有所感受]
師:這次讀要做到眼到口到,爭取一次不錯,也就是用心去讀,其他同學可以在心里跟著讀。
3、指名讀[設計意圖:第三層:在讀正確流利的基礎上讀出感受]
師:誰還想讀,這次不但要讀通課文還要讀出感受,其他同學邊聽邊感受,聽聽他哪個地方讀得好。
4、學生交流
師:誰聽出來了,他哪里讀得好?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么?
(1)讀出被困的小魚數量很多。
(2)被困的小魚生命岌岌可危。
5、指名讀
師:誰還想再來讀讀?
6、體會“甚至”在句子中的意思,指導朗讀
(1)比較句子
a:先出示:“被困的小魚,也許有幾百條,也許有幾千條。”
師:誰來讀讀句話?[設計意圖學生能明白要讀哪句]
師:誰來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生:方案一:被困的小魚可能有很多。
方案二:被困的小魚可能有幾百條,也可能有幾千條。
b:出示:“被困的小魚,也許有幾百條,甚至有幾千條!
師:再讀讀這個句子換成“甚至”,又怎樣理解呢?
生:方案一:幾百條很多,幾千條更多。
方案二:“甚至”能說被困的小魚更多。
師:總結——兩個句子都說被困的小魚很多,但有了“甚至”,說明被困的小魚遠遠不止幾百條,有上千條呢!(出示字卡:甚至,指名讀,開火車讀。)
師:是啊,被困的小魚那么多,你能用朗讀表達出來嗎?
生:指名讀。(2-3人)
7、認識“蒸”的字型,體會在句子中的意思,指導朗讀。
(1)學生讀“用不了多久……這些小魚都會干死”
(2)師:出示字卡“蒸”,觀察“蒸”的字形,結合課文內容,你想到了什么?
生:方案一:下面四點底就像水蒸氣,小魚特別熱。
方案二:我想到了蒸饅頭,特別熱
師:四點底就像沙灘上的水蒸氣蒸烤著小魚,淺水洼的水本來就少,沙粒吸,太陽蒸,小魚的處境多危險啊!你能讀出來嗎?
(如果說到火,可以告訴學生四點底是火字演變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