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水教學設計
課文分析:
課文用擬人化的手法,兒童化的口吻描寫了泉水從沖出石縫到匯入大海一路經過的地方及發生的故事。泉水流過山腰的水池、山間的平地、山坡的果園、靜靜的山谷四幅場景意境優美,極富畫面感。語言清新明快,韻律感強,充滿詩情畫意。孩子們見慣了礦泉水,很少見過山泉。因此,課前我布置了學生搜集泉水的有關資料,教學中我充分利用教材和制作的課件,引導學生個性化的自語自悟,感受文章的語言美和意境美。
設計理念:
本課教學,靈活地整合教材資源及多媒體信息資源,創設了一個又一個情境,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使這節課的語文教學達到最佳效果,教學設計“以學生為本”、“以教師為主導”,采用“情景、自主、互動、發展”的教學模式,并結合充分朗讀課文,自悟課文,體會感情的教學方法,通過文本與學生情感的碰撞,進一步激發學生良好的行為方向。
教學目標:
1、抓住描寫四幅場景的句段,感悟泉水的純潔、無私,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2、自讀自悟認識泉水“多、清、甜、美”的特點,通過反復地朗讀泉水說的話,體會泉水一路奉獻的精神和奉獻的幸福感。
3 .通過讀詞、品詞、用詞及說話、寫話的練習,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運用能力。
教學重點:反復朗讀,品味句子,認識泉水“多、清、甜、美”的特點,感悟泉水的快樂與無私。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感悟,展開想象,表達自己的感受。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師自制圖片,學生課前了解泉水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詩歌導入,初步感知。
1.(課件出示:“我會讀”)師:請看這首詩歌,誰來讀?請前面的同學讀問句,后面的同學回答。注意讀出問話的語氣。
師:泉水最后流到哪里去了?泉水是從哪兒流出來,經過了哪些地方呢?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泉水》這一課。(板書課題:泉水)
2.請打開課本第19頁,快速默讀課文,找一找泉水從哪里流出來,經過了哪些地方?在這樣的句子下面畫上橫線。(師指導,生匯報,相機板書:石縫→水池→平地→果園→山谷)
二、傾情朗讀,感悟語言。
1.品讀句段1:來吧,來吧!……
(1)想繼續了解泉水嗎?再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想:你讀懂了什么,從哪里讀懂的?(板書:多)
(2)請看這兩個句子,讀一讀,議一議,你發現了什么?(課件出示:泉水流進山腰水池的背景圖及下面兩個句子)
a.來吧,我的水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b.來吧,來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生:我發現……(師生評議)
再來讀這兩個句子。(讀后,問)這兩個句子給你的感覺一樣嗎?你們聽出了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師:第二個“來吧”后面用了感嘆號,感情十分強烈,你們試試,讀出感嘆號。看:帶點的部分是詞語的重復,表示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