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鹿的玫瑰花》教學設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
2.提出讀書要求,教給讀書方法。
(1)讀誰字音,讀通句子,對文中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語,先用紅筆圈起來,再查字典解決后批注在書上。
(2)要求讀準字音,認識的生字有:玫 瑰 骨 終 瘸 拐 鶯
(3)理解的詞語有:常常 漸漸 惋惜
3.全班交流生字詞的讀音。(出示課件2、3:先讀帶拼音的,再去掉拼音檢查讀,最后將生字放入詞中,檢查學生是否掌握。)
4.讀讀數數這篇課文一共有多少個自然段,在每個自然段的前面標上序號,把這些詞語放入文中,看看自己掌握得怎么樣。
5.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篇課文的主要意思。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運用平日學習生字的方法,利用網絡環境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此環節中信息技術恰當地提供了靈活多變的形式,有利地促進了學生的學習。]
三、引導質疑、自主探究:
1.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師生合作探究解決疑難問題。
這一環節是在第一環節的基礎上,讓學生讀懂讀熟課文,初步理解課文,搞好學習匯報,培養口頭表達能力。匯報要點是:
(1)我學會了哪些問題?
(2)用什么方法學會的?
(3)我還有哪些問題不明白?
教師要做好統計,并及時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逐步養成帶著問題去讀書,通過讀書解決問題的好習慣。
2.預測學生可能質疑:(出示課件:思考題)
為什么鹿弟弟先說哥哥的玫瑰白栽了,后來又說沒有白栽呢?
3.分組探究,提出要求。
對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鼓勵他們自由結合成小組,共同探究解決,引導學生分組討論時不要流于形式,要提出具體要求:
(1)要求每位學生都發言,說出自己的觀點。
(2)對于疑難問題學生之間相互補充解決,對不同的意見可爭執,可辨析,最終達到統一。
(3)每組推薦一名學生做好記錄,搞好小組匯報。
4.全班交流,解決疑難。
根據學生質疑,出示文中的兩句話,結合課文內容,感悟句子的意思。
鹿弟弟惋惜地對哥哥說;“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沒看著。”
鹿弟弟也高興地笑了,說:“看來,你的玫瑰沒有白栽!”
(1)為什么鹿弟弟說玫瑰花白栽了?
a.因為小鹿種的玫瑰,自己來看的時候,卻一朵花都沒有了。
b. 他(小鹿)常常去松土、澆水。辛辛苦苦地種花,說明他很喜歡玫瑰花.但是后來因為腳跌傷了,所以沒看到。
(2)如果你就是小鹿,躺在床上的那段日子,想的最多的會是什么?
a.我會想,這花開了沒有,這花長得什么樣?
b.栽了花,自己卻沒有看到,真是──白栽了。
(3)像這樣的說法很常見。比如干了一件事情效果卻很差,這叫──白干;剛洗好的衣服又掉在了地上,叫──白洗;還有──白等、白走、白跑……
(4)假如你是鹿弟弟,心里會怎么樣?
出示“惋惜”一詞。讀一讀。
(5)帶著這樣的體驗讀讀鹿弟弟說的話:
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沒看著。
(6)也許,鹿弟弟說之前還會先嘆口氣,“唉”,再試一試:
唉,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沒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