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手做做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會讀“朗、志”等10個生字,規范書寫“另”等9個字。
2、學生用不同語氣分角色朗讀課文,了解到伊琳娜勇于動手做做的可貴。
3、學生認識到,只有親自試試才能確定事情的真實性,樹立遇事多動手的思想。
【教學重點難點】
1、指導識字、寫字,在朗讀中了解伊琳娜勇于動手做做的可貴。
2、樹立遇事動手的思想,認識到只有親自試試,才能確定事情的真實性。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
2、制作簡單課件。
3、搜集類似的小故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動畫激趣
大家喜歡聽故事嗎?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好聽的故事,請聽《小馬過河》。(播放動畫,聽故事)
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想說的嗎?(指名說)
是啊,小馬親自一試,才知道河水既不像老牛說得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得那樣深。那么當你們遇到不能確定的事情時,有親自試一試,動手做做看的習慣嗎?
這是一種科學的態度,是一個好習慣。課文就給我們講述了一個有關動手做做看的故事。
設計意圖:以《小馬過河》的故事導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對故事內容的思考 ,讓學生有了主動學習的熱情,再去接觸文本,一定會有更多的感觸和發現。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我們先來讀讀這個有趣的故事吧。
1、學生自由讀課文。
現在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試試讀讀這篇課文,看看怎樣才能把課文讀得正確、通順、流利。
2、要想讀好課文,先得解決這一只只“攔路虎”,看看誰是勇敢的武松?(出示字卡),指名認讀生字,識記生字。
3、在勇敢的武松面前,這一只只“攔路虎”都被打敗了,讓我們再一起來讀一讀,記一記(出示詞卡認讀)。
4、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讀好一段就給自己畫個“ ”,如果這一段沒讀好,就再讀一遍,給自己畫朵“ ”。
5、和自己的同桌讀讀畫“ ”的段落,看看能不能在小伙伴的幫助下,云開霧散,得一個“ ”。
設計意圖:從識字到讀好課文,一步步落實,讓學生經歷初讀的全過程。將生字比作一只只“攔路虎”,學生成了打敗“攔路虎”的“武松”,讓學生產生一種成就感,促使學生主動識字。學生是閱讀的主人,讓學生對自己的朗讀作出評價,太陽是對自己的獎勵,而云則是對自己的提醒,發揮合作學習的作用,在他人的幫助下,云開霧散,得一個太陽。有坡度的自我評價,讓學生越讀越想讀,越讀越好。
三、整體朗讀,以思促讀
剛才不少同學都得到了很多“ ”,現在,我就要來考考大家,誰來讀讀第6自然段,2~3名同學朗讀。
1、伊琳娜為什么生氣?請同學們找到有關段落讀一讀。
2、指名說,引導讀好相關段落。
3、是啊,小朋友這么相信朗志萬,可他卻騙了小朋友,確實讓人生氣,你能學學伊琳娜的語氣讀這句話嗎?指導讀好第6自然段。
4、郎志萬真的是“哄騙”嗎?結合課文說說理由。
5、讓我們一起來讀讀科學家郎志萬的話。想一想,伊琳娜為什么又笑了(使學生懂得在生活和學習中要善于質疑,注重實踐,不要迷信權威)。
6、在伊琳娜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是誰的建議提醒了她?
、拧∽x媽媽說的話,體會“光”在句子中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