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樹葉》(北師大版第四冊)教學設計及反思
【點評:在此環節中,讀書依然為學字,學詞而服務的。學生在閱讀課文中得到了許多啟示,教師及時地提供展示的機會。讓學生從現實中,從與同伴的交流中,生發出許多對詞語的理解和想象。學生自由想象表演,會使語言文字在學生頭腦中形成的圖像更為鮮明、豐滿,這樣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發展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也溝通了語文與生活,培養了學生綜合應用詞語的能力。】
四、指導書寫:學寫本課生字2-3個。(隨機)
1.想寫哪個字?學生說說怎樣寫好看。誰來說說它的筆順, 我們一起再看一遍(課件)。
2.學生練習寫。
五、課后總結:這節課就上到這里,下節課我們繼續寫剩下的生字。
六、板書設計:
一片樹葉課后反思:
積極地創設情境,讓學生始終處在積極學習的氛圍里,在學習中成長,是這節課的成功之處。較好地體現了“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的理念。
在本節課中,從情境導入,到自主識字,到合作讀文,到指導書寫,每一個教學環節都滲透了“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的理念。教師用多媒體畫面,貼圖、充滿激情的話語等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十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學習方式來學習,在“自主識字”中,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生字;在“合作讀文”中,讓每個小組選擇喜歡的動物等。教師關注著每位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自信地讀和說,盡情地去體驗,使學生產生主動學習的欲望,積極愉快地參與學習。以“識字”、“讀”為兩條主線,落實到語文教學過程中。
課標中指出,低年級以識字教學為重點,本節課在處理學生識字“抖、椿、瞪、味”的過程中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培養了學生互相交流自己的記字想法,吸取別人的長處,使學生共同識字,共同品嘗學習的歡樂。同時,學生傾聽、尊重他人的意識以及交往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寓教于樂,在游戲與活動中識字,培養識字興趣。本節課在鞏固識字中穿插了“對對碰”的游戲和男女生讀詞比賽,避免了枯燥記憶,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識字興趣。
朗讀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教學活動中將“讀”的練習貫穿在整個過程,每個層次的讀都有不同的要求,在自主識字中讀文要求把字音讀準;鞏固識字中讀文要求是把字音讀準,詞語讀連貫,句子讀通順,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語感。為了讓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美,本課還設計了多種讀的方法,如:聽讀課文,自由讀、指名讀、四人小組讀、師生共同讀、倆人同讀等,這樣的讀落實到語文課的教學過程中,使整個課堂活躍起來。
本課有機地進行了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
教師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創設了情境,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課堂的學習效率。
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也有不足之處,就是在識字環節中,教師沒有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教學氣氛顯得比較沉悶,今后教師還要不斷學習,提高自身駕馭課堂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