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想象飛起來——《賀年片》案例分析
生3:我好像看到了蔚藍的大海。……
師: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邊讀邊想象好像看到了什么?說說為什么喜歡?
生1:我喜歡第三段,因為我喜歡大海;
生2:我喜歡第二段,因為我也想飛上藍天看看世界;……
《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這些問題的提出就是為了體現(xiàn)學生個性化學習。
現(xiàn)代閱讀教學觀需要我們以生活的理念構建起語文教學大課堂。在教學中,我們要將課堂的語言訓練和課外的生活實踐有機結合,從而使學生從單一的語文課堂步入廣泛的社會語文空間。如學習自己喜歡的段落時,我根據(jù)學生的匯報相機提問:“說一說,你飛上藍天想干什么?“你還想收獲什么寶藏?”“說說你成長過程中令你高興的事,與大家一起分享,好嗎?”這種教學形式,讓學生感覺親近、自然,淡化了訓練意識,消除了學習與生活的界限,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熱情。
語文課堂應該是師生彰顯個性、自由馳騁的舞臺,所以要鼓勵學生進行輻射式思維和多樣化的表達,充分展示個性。例如學生在對“飛上藍天想干什么”問題進行匯報時,有的直接摘錄了書上描寫的原句來表達,有的想象自己也是一只飛翔的白鴿,甚至想飛上太空,看世界、看祖國。學生在表達中思辨,在傾聽中評判,不僅提高了語言運用能力,而且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此時我抓住契機隨機點評:“你是怎么理解的?能說一說嗎?”“你還能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真能干!”“你和作者一樣會觀察、會分析!”“他是讀中有所發(fā)現(xiàn)的,你也能來有感情地讀一讀嗎?”“你的想象力真豐富。你不僅看到了詩歌中的內容,還看到詩歌以外的內容,真了不起!”為了繼續(xù)展示學生個性,鼓勵多種表達,我說:“誰想象的和他不一樣?讓我們再交流交流。”在疏理學法時,也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引導學生歸納理解課文內容。讀——想象,自由寬松的語文課堂才會激起學生智慧的波瀾。我們老師要允許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用自己的腦袋思考,用自己的嘴巴表達,獲得自我滿足。教學中要鼓勵學生的思維自由地縱橫馳騁,充分展示個體對文本的獨特理解。在這兒,老師再也不是傳統(tǒng)定義中的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人了,更像一個專業(yè)的主持人。此后,讀中感悟,想象中感悟,感悟詞在詩句中的涵義,感悟詩句所表達的真摯情感,在此全新感悟的基礎上,以更豐富的情感去再次朗讀詩文,如此品詞品讀,達到各個體以富有個性的方式與文本在碰撞中不斷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