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橘子 教案2篇(浙教版)
3、課后第三題,讀讀句子。
五、板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12個生字,認識火字旁,讀準多音字“少”;讀寫“惹人愛”等四個詞語。
2、會寫“誰什么時候,在哪里讀書”的句子,會抄寫句子,會說樹上的橘子怎么“惹人愛”。
3、懂得別人的東西不能隨便要,愿意跟同學分享快樂。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讀寫“惹人愛”等4個詞語。
2、知道朱老師為什么說是個好孩子。
教學時間3 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齊讀課題,學習生字“分”。
2、讀了課題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自學課文,要求:(1)學生輕聲自由讀課文,讀正確,讀流利,提出不懂地詞語。
(2)帶著剛才同學提出的問題,邊讀邊想;
(3)教師巡回指導,了解讀的情況,解答個別學生的提問。
2、檢查自學。
(1)課文講了誰分橘子?分給誰?
(2)簡介生平(爺爺是一位偉大的人物,他和毛主席一起為建設新中國,立下了很大的功勞,受到發(fā)全國人民的尊敬,這篇課文是講他小時候的故事,他從小就是個好孩子。)
(3)教師出示卡片,讀讀詞語,說說帶點詞語的意思。
讀書枝頭燈籠惹人愛
(4)指名分段朗讀課文,達到讀正確,讀通順,讀熟課文。
3、讀熟課文,再質疑。
(1)學生再讀課文,圍繞課文提出難以理解的問題(對學生提出的疑問,能當場解決的,讓學生自學解決,跟理解課文內容有關的,細讀課文時解決。)
三、寫字指導。
1、借助生字卡片,鞏固讀音。
2、學生細看田字格中的生字,自己提出書寫有困難的字。
3、教師重點指導“讀、燈、惹”其余生字,指導學生自己看田字格,照樣子學寫。(完成課堂作業(yè)第1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卡片抽讀生字詞,并用“燈、屋”口頭擴詞。
2、學生做課后練習2。
二、細讀課文。
(一)學習課文1、4自然段。
1、自由輕聲讀第1自然段,讀后做練習。
(1)在哪里讀書?在()
(2)什么時候,在哪里讀書?
()
2、朱老師是怎么夸,齊讀第4自然段。
(1)朱老師為什么說真是個好孩子?好在哪里呢?請同學們讀讀2、3兩個自然段,劃出有關詞句。
(二)學習2、3兩個自然段。
1、交流、討論同學們劃出的詞句。體會小時候的好品質。
(1)出示句子:從來沒有摘過一個橘子。
a “從來”可以換成哪些詞?
b 是橘子長得不可愛嗎?(引導學生讀第2句話,讀后口頭填空課后第3題)
出示投影變換句式練習:秋天,橘子真惹人愛,()。
c 是他不愛吃橘子嗎?
d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是個怎樣的孩子?(是一個懂規(guī)矩,守紀律,不隨便拿別人東西的好孩子。)
(2)出示句子:朱老師獎給三個大橘子,他沒有自己一個人吃。
a 是怎樣把橘子分給同學吃的?
b 三個大橘子,朱老師是獎給一個人的,結果他自己吃了多少?
c 是一個怎么樣的孩子?(是一個愛同學,有快樂愿意和別人分享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