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蝴蝶谷》教學設計
一、教材依據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第七單元第十九課
二、設計思想
課文以形象生動的語言,描繪了臺灣的蝴蝶谷每年春季瑰麗而壯觀的奇異景色。全文共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祖國的寶島臺灣是蝴蝶生長的好地方。第二自然段寫“蝴蝶谷”名稱的由來。第三自然段具體形象地描寫了蝴蝶谷的迷人景象。第四自然段寫蝴蝶谷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課文語言優美,富有韻律,還具有較強的畫面感,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借助教材,可以訓練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的語感,引導學生走進中國臺灣,了解中國臺灣,激發對祖國寶島臺灣的熱愛之情。
結合《臺灣的蝴蝶谷》這一教材特點與二年級學生性格特征相符,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讀為主線,將情境教學貫穿始終,讓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理解語句,實現創造性想象的表達。再以情感體驗為載體,以聽、說、讀、寫、思為實踐平臺,在感悟中展開教學,潛移默化地激發兒童對祖國寶島臺灣的熱愛之情。
根據教材特點,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這節課我著重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疏通課文中的長句。
三、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
1、學會書寫“祖、源、茂”,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過程和方法
1、利用在黑板上貼蝴蝶領孩子走進課文。
2、通過按順序理解詞語疏通文章的長句,對課文整體感知。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了解“蝴蝶谷”名字的由來,憑借課文想象蝴蝶谷迷人的景象,激發學生對祖國寶島臺灣的熱愛之情。
四、教學重點
1、學會書寫“祖、源、茂”,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理解本課詞語:祖國 水源充足 花草茂盛 春季 花叢 趕到 景象 撒花瓣 大批
五、教學難點
理解“有的山谷里有幾種蝴蝶,上下翻飛,五彩繽紛,就像誰在空中撒了一把五顏六色的花瓣,隨風飄來,又隨風飄去。”這句話,感受蝴蝶飛舞時的壯觀與優美。
六、教學準備
教師
1、生子卡片和詞語卡片。
2、制作好的彩色蝴蝶。
3、寫好讀書要求的小黑板。
學生
1、制作好的彩色蝴蝶。
七、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揭題讀題
1、同學們,你們看,今天丁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貼蝴蝶]
2、你能說說是怎樣的蝴蝶嗎?
3、對啊,蝴蝶真美,在我國的寶島臺灣就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因為這里經常有蝴蝶聚會,所以叫做蝴蝶谷。今天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臺灣的蝴蝶谷》。[板書課題](一起到這個地方轉一轉,看一看這些美麗的小精靈。)
4、齊讀課題《臺灣的蝴蝶谷》。
5、剛才大家說了,蝴蝶是一種美麗的小精靈,很美的,所以要讀出蝴蝶谷的美麗,重新讀讀看(齊讀)[評價讀的很美]
[設計意圖:低年級兒童形象思維占優勢,所以我用美麗直觀的蝴蝶碟圖來揭示課題,由圖入手、由圖導情,由圖引說,學生容易被調動情緒,進入情境,從而為整堂課的學習奠定基調、作好鋪墊。]
(二)初讀課文
1、過度:讀得很美,那臺灣的蝴蝶谷到底是一派怎樣的景象呢?請大家輕輕地打開書,[掛小黑板](邊掛邊說要求)
要求:(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長的句子、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伎倆把每個句子讀得美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