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英學古詩教案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第 3 教 時 教 學 目 標 1、 能正確流利地背誦課文。 2、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重 點 難 點 1、 能正確流利地背誦課文。 2、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 法 指導法、示范法 學 法 練習法、自學法 教 具 生字卡片 教 學 程 序 一、導語 上兩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靜夜思》,并且弄懂了它的意思。現在,我們來看看書上的插圖畫了什么。 這個人是誰?(唐代詩人李白) 你們能夠想像出筒了里插的是什么嗎? 二、想像與說話訓練 請小朋友仔細看圖,再把課文輕輕地讀兩遍,想像當時的情景,說給大家聽聽。 提示:想一想:李白這時在哪里?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會怎么做? 各自練習說,同桌互相試說,提出補充和修改意見。 指名當眾口述。 三、背誦《靜夜思》 1、《靜夜思》的第一句寫什么? 2、第二句寫了詩人的哪兩個動作?表達了詩人什么思想感情? 3、指名用自己的話講解詩的意思。 4、指名朗讀《靜夜思》。 5、練習背誦,指名背誦 四、總結談話 小朋友們連同學們今天學的《靜夜思》,我們已經學過好多古詩了,你們覺得古詩怎么樣? 教者講解:古詩是我國古代寶貴的文化遺產,內容極其豐富,值得我們好好學習。今后,大家還將會接觸到更多的古詩,希望大家從小就喜歡它,學好它。 五、寫字指導 1、 須按筆順描紅的生字。 英:共八筆。上下結構,上面“草字頭”,下面是“央”。寫“央”字時應注意:第一、二筆宜收緊,下面一“橫”宜長,最后兩筆“撇”、“捺”取對稱勢。 教:共十一筆。左右結構。左邊“孝”字的第四筆撇宜稍高過第一筆橫,最后一筆橫改為提;右邊“攵”要保持平穩。全文左收右放,左低右高,彼此配合。 靜:共十四筆。左右結構,左略窄,右略寬。 2、 其他要描紅的生字。 代:共五筆。左右結構,左窄右寬,右部橫筆宜朝右上取斜勢,斜鉤宜長,略取彎勢,末筆點寫于右上空隙部位。 首:共九筆。獨體字,開始兩點,左為側點,右為撇點。下面的橫宜長。“自”的撇宜短,框內兩短橫靠左不靠右。 意:共十三筆。上下結構,三部分均呈寬扁形:上部“立”尤寬扁,兩橫筆上短下長;中部扁“日”,上寬下窄;下部扁“心”左點為垂點,中右兩點為側點,臥鉤取平勢。 六、課堂練習 1、 描紅練習。 2、 背誦《靜夜思》。 板 書 設 計 英英學古詩 背內容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