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設情境 注重想象 愉快識字----識字一評課
3.“歸舟、夕陽”的理解采用適時追問的方法。從哪一個詞知道小船要回家?它為什么要回家?小船里裝滿了什么?從哪兒知道太陽要落山了?通過追問,使得學生對這些詞語的意思理解的更加清晰。
4.“漁歌”的理解采用老師唱,學生聽賞的方式,使課堂氣氛更加輕松活潑。
5.“楓葉、燈火、月光”的理解直接采用看圖想象的方式簡潔、明了。
仝老師能夠根據每組詞的不同特點,巧妙設計不同的理解方法,使得看似枯燥的識字教學變得如此趣味盎然。
三、整體入手、意境優美。
詞串中每個詞不是獨立零散的,它如同珍珠項鏈賞的每一個珍珠,每一行的詞通過想象這根線串成一幅精致的畫,一課的詞又構成一幅更加優美完整的山水畫。如果把這些詞語分散了逐個教,就會破壞設計者的原本意圖,使得原本漂亮的珍珠項鏈斷裂開來變成一個個散落的珍珠。而仝老師特別注意到了這一點,前后讀的時候注意整體入手,邊讀邊想,使得學生頭腦中始終呈現的是一個完整的畫面,而理解詞語教學時,也是一行一行的進行,帶領學生去仔細欣賞畫面中不同地方的(田野、荷塘、湖面、村莊)的景象,最后把這些畫面再整合起來即看畫面想詞語、說詞語,使得整個教學水到渠成。
四、教給方法,授生以漁。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從這節課就能看出仝老師特別注意培養低年級孩子讀書、寫字的方法。如:開始的同座位互讀,仝老師說:“如果同桌讀的好,你就送一個大拇指給他,如果有的詞讀錯了,你就當小老師教教他。”簡簡單單一句話,積極學生讀書的積極性,又不著痕跡地滲透著教育學生當看到別人優點時要及時肯定,還要學會傾聽,適時指出別人的不足,讀錯的同學要學會聽進別人的意見,知錯就改,相互學習,共同成長。再如教學生字時,老師不是一個一個教而是采取分類的方法。先學左右結構的字,讓學生找出讀一讀,然后教給學生如何讀帖,再進行描紅、臨寫。
五、教有激情、學得快樂。
在整節課中,仝老師都面帶笑容,語言很有激情,無形中感染了學生,在老師的肯定、鼓勵中孩子們也非常樂意投入到她組織的各種學習活動中,進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敢于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學得積極主動。
最后說一點個人不成熟的看法,那就是老師教師生字書寫教學分配不太合理,在這節課僅剩的幾分鐘里學生要學記寫四個字兩顯得較大,以致學生連描都沒有描完。另外如果在教學生字引導學生讀帖時,如果先整體比較四個左右結構的字的構成的異同,如是左窄右寬,還是左寬右窄,先從整體入手,再細看每個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最后能就學生寫不好的字在范寫指導就更好了。整節課教師一直激情洋溢,是學生始終處于緊張的狀態缺乏起伏和動靜的結合。
總之,瑕不掩瑜,這是一節非常成功的課,這堂課內容很充實,抓住了重難點,亮點也很多,值得我們去學習、去深思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