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冊《識字6》課堂教學案例評析
案例比較:
案例一 :
片段1:
(學生自學課文后,媒體出示塞北景色)
師:請同學們邊看邊聽,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駿馬、草原。
師出示詞語:“駿馬、秋風、塞北”,指導學生讀詞,并相機理解詞義。
(同法依次學習另外三組詞語)
片段2:
師:今天我們要學寫“駿、塞”。請仔細觀察“駿”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說寫這個字時要注意些什么?
生:要把馬字旁的“橫”寫成“提”。
生:要注意撇折的位置。
生:馬字旁的豎折折鉤是一筆。
……
師范寫,生書空后,描紅、仿影、寫字。
同法再教寫“塞”。
案例二:
片段1:
(學生自學課文后)
師:誰來告訴老師你認識課文中的哪些生字了?認識哪個,就讀哪個。
生:我認識“駿”。
jùn jùn
師出示“駿”,指名讀好這個字。再出示“駿馬”,指名讀好這個詞。
(根據學生的回答,依次出現課文中所有的生字詞,指導學生讀準字音。)
師:同學們把所有的生字詞都找出來,讀正確了,不簡單!那光生字認識嗎?
(媒體把所有生字留在屏幕上,并除去了拼音)指名學生認讀。(把生字的順序重新排列)再指名讀。
片段2:
師:在這四組詞中每一組都描繪了我國一處地方的美景,你想先學哪一組呢?為什么?
(根據學生的回答,學習各組詞語)
如生說:我想先學“駿馬 秋風 塞北”,因為我曾經去過塞北。
師(出示“駿馬 秋風 塞北”,):誰來讀一讀這組詞?(指名讀)那讓我們一起到塞北草原上去看一看吧!請同學們邊看圖,邊想著這三個詞。
(媒體出示塞北風光,學生邊欣賞邊想詞)
師:去過了塞北,讓我們再來讀讀這三個詞,邊讀邊想象塞北的景色。
生自讀后,師指導朗讀這組詞。
片段3:
師:今天我們要學寫“駿、驕”。這兩個字有什么共同點?
生:它們都是馬字旁。
師:寫馬字旁要注意些什么?
生:要把馬字旁的“橫”寫成“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