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勸阻》教案、說課及反思
五、在生活中深化口語交際
口語交際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系,內容素材源自生活,交流探討依靠生活,最終也是為了適應生活。所以教學活動中應當走“生活路線”,在勸阻完老師不要躺到草坪上,學會勸阻的要領后,引領學生回到學校,針對校園的寫真電視臺拍下的不文明的鏡頭進行勸阻練習,讓學生在輕松、自由、民主的氛圍中產生交流、表達的欲望,達到鞏固所學知識的目的。即便學生說不完整,也給予學生重新表達交流的機會,允許學生在不打斷其他同學講話的前提下補充發言。只有這樣,學生在口語交際中,才會放開手腳,他們的靈氣才會涌動,個性才會張揚,創新的火花才能點燃。
“ 口語交際”不僅是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也是在交際中讓學生學會如何更好地去生活。口語交際更具有實際性、靈活性和互動性,只有在交際中明理,在口語中長智,那么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學生們一定會用上在口語交際中所學到的本領來學會生活。我想:這也是《新大綱》在口語訓練中提出新要求的一個初衷吧。
《學會勸阻》反思記錄
倪元芬
小語二年級下冊《練習3》口語交際——學會勸阻是與學生日常生活聯系十分密切的交際內容。大家在平時的生活中經常要碰到去勸阻別人的情況,但是由于學生的年齡較小,缺乏一定的生活經驗,對如何去勸阻別人缺乏一定的技巧,因此在勸阻時常常因為不得要領要事倍功半,甚至適得其反,這一教學內容便為老師指導學生如何有效地勸阻提供了很好的契機。
教學要求:
3、通過練習初步掌握勸阻的技巧:態度熱心誠懇,說清楚不正確行為的危害。
2、通過練習讓學生懂得,對別人正確的批評意見要樂于接受,對別人及時的提醒和幫助要表示感謝。
教學重、難點:說清楚不正確行為的危害
下面,結合我的設計意圖,談談上課后的反思
首先,談談每個環節的思考
1、聯系生活,激發學習動機
現在正是旅游季節,并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通過“陽春三月,春光明媚,草長鶯飛,正是旅游踏青、放飛風箏的好季節,讓我們背上旅行包、帶上風箏,唱一首《郊游歌》,一起到郊外游玩,好嗎?可是,不經意間,我們看到了一位小朋友隨地亂扔香蕉皮”順理成章地把學生引入了去郊外游玩的同時去“勸阻”不文明行為的情境中。學生們迫不及待地勸說,在學生勸說的基礎上引出課題,讓學生感受生活中不文明的事隨處都有,需要你的“勸阻”,并初步感受怎樣勸阻。上課下來,學生們興趣盎然地跟我來到了郊外,并給予“亂扔香蕉皮的男孩”善意的勸阻。
2、研討案例,探究勸阻要領
相對于今天所選擇的勸阻內容,“別在高壓線下放風箏”是最難說的,為此,我把這個內容作為了辨析的內容。出示在高壓線下放風箏的圖片,首先讓學生聽一聽不正確的勸阻,讓學生作為一個聽眾,探討蔣曉寧為什么會沒有勸阻成功?最后在播放成功的勸阻錄音。如此一來,讓學生從不成功交際案例中去辨別、分析、發現問題,在評議交流中體驗改進,教學中,學生由淺入深,由態度說到理由,由淺危害說到深危害,由點說到面,扎扎實實地探討到勸阻的要領:態度誠懇、理由充分。
3、運用知識,嘗試勸阻練習
通過上述案例的探討,學生基本上掌握了勸阻的要領。接下來需要的是付諸實踐。在這,設計了一個師生互動的學習活動,老師想到草坪上休息,可以嗎?學生們急于勸阻。學生勸阻,教師反駁,一步一步,師生互動,直到教師完全接受學生的勸阻,讓學生從中感受到勸阻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一定要說出充分理由。突破本次口語交際的重難點。同時,教師在這起到一個“扶”的作用,也為下一塊中讓同桌學生表演勸阻起到引領、示范、指導作用。在這一塊的教學中,學生們發言積極,由危害小草的生命到破壞環境,直至讓我完全接受勸阻,改變想法。特別是,學生們還給我提出了誠懇的建議,學生們完全進入了勸阻我的情境之中,知無不言,言無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