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學案例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理解詞語來分析人物的性格,了解二小的勇敢、聰明和冷靜。同時,在現代社會中,學生由于受到各種媒體的影響,歪曲了英雄的含義。通過挖掘課文內容,讓學生明白英雄的真正含義,像這種為了保衛祖國,保護人民,為正義而戰的行為才是真正的英雄,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3.學習第四節
(1)王二小的主張是什么呢?生答,出示第四節。
(2)勇敢的二小走在敵人前面,心里會想些什么呢?
① 課件理解“埋伏圈”
瞧,這就是當年八路軍叔叔埋伏的地方——石湖旮旯。看:周圍群山環繞,敵人被圍在其中,這就是八路軍設下的——“埋伏圈”
② 課件點“槍聲”,聽,當四周響起了“乒乒乓乓”的槍炮聲時,敵人才知道上了當。
③ 想象說話訓練:想一想,在這場戰爭中,敵人當時會是什么樣子呢?
④ 老師這里有一組描寫敵人狼狽的詞送給大家,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出示詞語:鬼哭狼嚎 抱頭鼠竄 落花流水 魂飛魄散 驚慌失措
哭爹喊娘 丟盔棄甲 狼狽而逃 魂不附體 東逃西竄
(3)想到日本鬼子抱頭鼠竄,丟盔棄甲的樣子,真是大快人心!老師也想來讀一讀了,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行嗎?
(設計意圖:學習語文最根本的就是要走進文本。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創設有效教學情境是最佳路徑。這段教學中多媒體課件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使學生能真真切切地感受敵人的狼狽場景,課文立即在他們的腦海中鮮活起來,語言積累也是水漲船高。)
4.學習第五節
(1)當殘暴的敵人知道二小騙了他們后,氣急敗壞的鬼子是怎樣對待二小的呢?指名讀第五節第一句。你從哪些詞語看出了敵人的兇殘?課件點擊,理解“挑、摔死”
殘暴的敵人連一個十三歲的孩子都不放過,二小就這樣為了保護后方機關和老鄉們的生命壯烈犧牲了。指名讀(板書:犧牲)
(2)日本鬼子不但將刺刀刺進了二小的胸膛,更把仇恨刺進了我們的心里。你們恨日本鬼子嗎?此時的你真想干什么?那就跟著八路軍叔叔一起把仇恨的子彈射向敵人。讓我們沖下山去,替二小報仇,全體起立,讓我們邊沖邊喊,喊起來。(學生自由喊)
(3)敵人被我們消滅了,真是大快人心啊!讀!
(4)二小的犧牲讓我們傷心,敵人的殘暴讓我們憎恨,你們愿意再來讀一讀這一段嗎?請女生讀第一句,男生讀第二句。
(設計意圖:通過品詞、觀察、想像等讓學生充分感悟到敵人的“殘忍”,激起對敵人的仇恨,對英雄的熱愛與懷念。)
5.第六節(課件出示)
過渡:二小的犧牲換來的是什么?是啊,怪不得我們的老鄉要把這故事——(到處傳揚。)怪不得每一個老鄉——(都眼含熱淚)。(再指讀課題)都來(歌唱二小放牛郎)。
四、說話訓練,升華情感。
(出示二小犧牲圖)我們勝利了,可我們的王二小卻躺在冰冷的石頭上含著微笑死去,當八路軍叔叔輕輕地把他抱起來,呼喚他的名字的時候,我們的王二小再也不能睜開眼睛看一看他熱愛的鄉親們,再也不能看一看他親愛的小伙伴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