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學案例
二小就這樣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他的鄉親們,伙伴們還有我們小朋友一定有很多話想對我們的二小說,選擇你感興趣的一種你說一說。
假如我是二小的鄉親們,我想對他說:“ 。”
假如我是二小的伙伴,我想對他說:“ 。”
我自己想對二小說:“ 。”
(設計意圖:用不同的角色和王二小對話,進行說話的訓練,同時也在說中緬懷先烈,珍惜今天這來之不易的生活。從而更加努力學習。滲透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五、首尾呼應,加深體會:
蒼天在流淚,秋風吹遍了每個村莊,把這動人的故事到處傳揚,每一個老鄉都眼含熱淚,歌唱二小放牛郞。王二小的故事感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也感動了我們大家。
師:全體起立,讓我們用深情地朗讀來懷念我們的王二小吧。(生齊讀最后一節)
師:如今牛兒還在山上吃草,可是二小卻再也回不來了。我們再讀一讀第一小節。
六、拓展延伸,了解英雄:(課件出示)
在戰爭年代,還有許多像二小這樣不怕犧牲、機智勇敢的小英雄們,有向往革命的潘東子,有淘氣可愛的嘎子,有寧死不屈的劉胡蘭,有臨危不懼的雨來,還有冒著生命危險送雞毛信的海娃。他們和敵人斗智斗勇。盡顯了小英雄的本色。課后小朋友可以找些有關于他們的故事來讀讀講講他們的故事。
七、欣賞歌曲,回味無窮。(點擊課件)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道哪兒去了……”這首《歌唱二小放牛郎》傳唱了許多年,請會唱的小朋友跟著電腦后面唱,不會唱的學著唱。
(設計意圖:在學生在對課文有了深刻的挖掘,品析了詞語,深深地感受到了二小的機智勇敢,敵人的兇殘、狠毒后,再讓學生聽音樂,這時候學生的感受和開始的時候已經不一樣了。如果說開始的時候他們是用耳朵聽,這時候他們應該是在用心去聽,去感受。這時候的讀才是由情導讀,以讀傳情,才是感情的升華。)
八、教學生字,布置作業:
1. 出示生字,練習組詞。
2. 課件演示:生字的書寫筆順,學生跟著書空。
3. 課件演示:生字的重點筆畫書寫注意點,指導描紅。
4. 練習在《習字冊》上臨寫。
板書:
17、歌唱二小放牛郎
自 有 主 張
領 救 犧牲
(勇敢 機智)
教材內容: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第17課第二課時
教材分析: 《歌唱二小放牛郎》是一首半個世紀以來廣為傳唱的敘事歌曲,曾經感動了無數的人。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一個北方山區。敵人向解放區掃蕩,解放區的政府機關和老百姓都躲藏在山溝里。八路軍在山口設下了埋伏圈,王二小——一個放牛郎勇敢地引誘敵人走向包圍圈,最后悲壯地死在敵人的刺刀下。
學情分析:二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已學會了許多識字方法,并能靈活運用,能夠熟練地朗讀課文,對文章有了初步的感悟能力,并能把自己的感悟有感情地朗讀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