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學案例
二、引進資源,實現多版本多學科融合。
教材無疑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但教材這個資源往往有許多的缺陷,如何在利用教材這個資源的同時適當引進一些課外的資源,達到與課內教學交相輝映。比如《歌唱二小放牛郎》這篇課文,只是一首歌詞,歌詞不論在段落結構還是語言特點上,和學生平時學習的課文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作為二年級的學生要真正理解這些語言特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掃蕩”、“埋伏圈”這些詞,依靠多媒體展示圖片可有助于學生很好地理解,音樂的渲染在本課也顯得尤為重要。
我該如何在短短的兩節課,九十分鐘讓他們感受到那一段歷史,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整節課我采用了最古老的辦法,讀。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在讀中感,在讀中悟。學生用高昂憤怒的語調讀八路軍復仇殺敵的句子,形成一股排山倒海之勢,盡情傾瀉著悲憤之情,感情體驗達到“高峰”,同時,一種新的情愫便在學生的內心世界潛滋暗長。
相信孩子,給孩子思維的空間,是我在今后課堂中繼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