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好習慣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通過創設情境親身體驗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好問”的習慣,把“不懂就問”化作學習的自覺行為和重要的學習方式。
教學重點培養質疑提問的能力。
教學難點理解“學問學問,不懂就問”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鞏固練習。
學生開火車認讀生字。
二、自主閱讀,培養學生的“敢問”意識。
1、默讀課文。用橫線畫出自己不懂的詞或者句子,用問號標明。
2、教師要對如下問題,心中有數,在學生質疑過程中相機引導理解、體會:
a 私塾、先生、照例、戒尺等詞的意思。
b 孫中山為什么要壯著膽子起來問先生?
c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來理解,并且指導朗讀孫中山的問話。
d 同學們為什么嚇呆了?
e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來理解,并且體會“鴉雀無聲”意思,及這個詞在這里的作用。
f 指導朗讀先生的話,從而體會“厲聲”一詞的意思。
g先生為什么一開始拿著戒尺,厲聲問,后來卻講得很仔細?
四、交流學習較難的生字,向困難挑戰,并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把字寫漂亮。
五、總結收獲,加深理解。
1、同學們在課堂上積極動腦思考、勇于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而且熱心幫助其他同學解答疑難問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不僅學會了《不懂就問》這篇課文,而且我們自己在學習過程中也能做到不懂就問,這是非常了不起的。
2、你現在最想向孫中山先生說什么?
六、板書設計
背誦----------很快
不懂就問 心想----------不懂 好習慣
提問----------壯膽
七、課后反思
字典大樓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體會詩歌的韻律美。
2、通過閱讀理解課文內容,逐步學會查字典的方法。激發學生查字典的興趣,培養愛查字典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愛查字典,主動、經常翻字典的好習慣。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進一步培養學生愛查字典,主動、經常翻閱字典的好習慣。
教學方法朗讀法、談話法、合作學習法
教具準備字典、小黑板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認讀本課14個生字。培養學生愛查字典,主動、經常翻字典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體會詩歌的韻律美。
教學難點通過閱讀理解課文內容,逐步學會查字典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將學生分成兩種,一種去查字典,一種去看課本,然后匯報學習所得。
2、今天我們就去字典大樓里走一走,看看字典大樓里有什么。(板書課題)
二、自主讀文,自主識字
1、老師范讀兒歌。自讀識字:輕聲讀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解決。
2、嘗試查字典。用多種方式認讀詞語和生字。
在游戲過程中,若個別字不認識,則根據學生學習情況,進行重點指導與學習。
3、指名分節朗讀課文。
三、交流感知,學習課文
1、小組自由學習課文,完成以下任務:
(1)運用字典,學習全文。
(2)小組討論:弄清哪幾節詩已經明白了?還有哪幾節詩沒有弄明白?
2、匯報。(邊匯報邊結合朗讀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