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五年級科學上冊學案1
制作。
準備適當的材料,小組合作,制作簡易的水鐘。
全班交流,相互提建議。
第二課時
一、我們的小水鐘工作得怎么樣?有辦法使小水鐘更精確、測量時間更長嗎?大膽使一使,我們一定會有新的發現。
1.實驗,并整理所得的數據,填寫表格。
10秒流出的水滴數
測量次數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水滴數
我的發現
觀察水鐘計時
秒表顯示的時間 10秒 20秒 30秒
水鐘顯示的時間
我的發現
2.學生說說為什么流水可以用來做“鐘”了?水鐘有哪些優點和缺點?結合自己的研究成果說說自己的理解。
二、閱讀20頁的小資料。
三、拓展活動:
留心家里或學校里水龍頭滴漏現象,測算一小時、一天、一個月流失的水量。
4 小小鐘表設計師
二、學習目標:
1.根據自己獲得的各種資料和數據,比較各種鐘表的工作原理,提出自己的見解,找出不同材料做成的鐘表的共性.
2.從搜集和掌握的資料中,學會動手設計鐘表,敢于大膽地實踐.
3.通過設計的鐘表,學會自我客觀的評價.
4.了解各種各樣的"鐘"
三、重點難點:根據自己獲得的各種資料和數據,比較各種鐘表的工作原理,提出自己的見解,找出不同材料做成的鐘表的共性。學會動手設計鐘表,敢于大膽地實踐。
四、教法學法:引導 分析 總結 歸納 動手制作
五、教具學具:鐘表,自己(或合作)制作鐘表的材料
六、學習課時: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回顧與反思
同學們,前面我們學習了《精確時間的步伐》、《鐘擺的秘密》和《小水鐘》等,以及我們獲得的各種資料,我們從中比較各種鐘表的工作原理,人們用不同材料或物體來計算時間,你能找出這些物體之間的共性嗎?
自由發言(可參照書本上的資料卡)
總結:看來運動有規律的物體都可以用來制作計時工具。
二、活動
處處留心皆學問,人們利用某些物體相對穩定的運動規律,發明了各種各樣的鐘表。在生活中,還有很多物體的運動是有規律的,那同學們能自選一種來設計自己的鐘表嗎?看看誰是我們班的發明大王?
學生自己設計鐘表。(可以合作交流想法)
展示自己的鐘表,小組交流,評出最有創意者在班上進行講解交流。
第二課時
一、科學自助餐
學生自己閱讀書本上的“有趣的生物鐘”。如驢鐘、花鐘和人體的生物鐘。
那我們人體內的生物鐘,對身體有什么影響呢?
學生討論后,舉手發言。
二、自我評價:
搜集到了哪些鐘表的資料?
完成了哪些鐘的實驗研究?
搜集到的資料,是否與同伴進行了交流、學習?
大家對我設計的鐘是如何評價的?
三、設計未來的鐘表
展開自己的想象,把自己的設想用圖畫或文字表達出來。畫到2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