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教案及教學計劃
六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第一單元 人類祖先的足跡
1、向人類的祖先“提問”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大膽猜想的習慣。
2、學生能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人類祖先的生活習性進行猜想。
3、培養學生認真聽取他人意見,積極開展評價的習慣。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大膽猜想的習慣。
教學難點:學生能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人類祖先的生活習性進行猜想。
教學準備:關于人類起源的相關課件資料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教師提問:“你是從哪里來的?你的爸爸媽媽又是從哪里來的?那你的爺爺奶奶呢?……”學生說一說,激發學習的興趣。教師引導學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猜想。
二、活動探究。
1、學生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將他們存入“問題銀行”。
教師巡視指導。
2、小組活動。
(1)學生分小組整理和評議所提出的問題,并從中選擇一兩個既感興趣又有能力研究的問題進行研究。
教師指導:選擇好主題后,要大膽的有根據的進行猜想,并用自己擅長的形式表達出來。
三、集體交流。
1、學生代表說一說自己的問題和猜想,并說說自己猜想的依據。2、師生評議.
2、追尋人類祖先的足跡
教學目標
1、初步通過查閱資料進行專題研究,初步了解和體驗專題研究的基本態度。
2、了解人類進化的過程,關注一些和進化有關的有趣問題。
3、引導學生認識到科學是不斷發展的,培養學生尊重證據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經歷和體驗通過查閱資料進行專題研究的完整過程。
教學過程
1、對選擇的主題做出猜想之后,就要引導學生關注事實與證據,這是專題研究的核心環節。
2、計劃與組織。在以往和科學探究活動中,學生的計劃與組織能力得到了鍛煉,知道了做好研究準備的基本方法和內容。教師可以組織研究相同問題的學生先進行商討,并制訂出研究計劃,然后集體交流和評議,再修改完善研究計劃。教材設計了一個范例,從計劃內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對學生制訂研究計劃給予適當的指導。
3、事實與證據。教師引導學生按照計劃開展專題探究活動,重點指導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尋找證據。教學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如果學校圖書資源比較豐富,能夠上網查閱資料,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校資源,認真組織學生利用課堂或課外時間搜集資料;如果學校沒有足夠的查閱資料的條件,而學生家庭具備這些條件的,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書籍或網站,讓他們利用梨外時間查閱資料,搜集證據;如果學校和學生家庭均不具備足夠的查閱資料的條件,教師課前就要認真準備原始材料,以便在課堂上供學生查閱。(2)、教師一寬一要指導學生做好資料卡,為后面的整理和交流提供豐富的材料,同時培養學生認真記錄,注意證據的科學品質。教材中呈現了三個資料卡和一個采訪記錄,分別是探究小組和奇妙小組搜集的資料,就是要引領學生重視填寫資料卡,重視把搜集的資料記錄下來。(3)、鼓勵和引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運用多種方法攤材料和證據。
3、整理與分析。學生搜集到的資料往往是雜亂無章的,資料的來源也不盡相同。對這些數據的資料進行整理分析與解讀,是專題研究的重要步驟,也是思維加工的過程。教學時,先組織學生進行小組交流與討論:哪些可以作為證據驗證我們的猜想;哪些不符合我們的猜想;哪些是相互矛盾的,需要進一步研究。然后,可以開展集體交流,匯報小組形成的結論,對于不能形成統一意見的要組織全體學生討論,集思廣益。接下來,教師可以讓各個研究小組提供對問題的解釋,與大家交流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