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表格式)
重 點
難 點
教 具白紙、放大鏡、掛歷紙、報紙、直尺
方 法
教學過程1、描述一張白紙的特點。出示一張白紙,它是什么顏色的?這張紙除了顏色是白的特點外,它還有哪些特點呢?下面老師給每位同學發一張,我們比賽一下,看誰發現得多?學生對白紙進行獨立觀察,并及時記錄紙的特點。(如果學生對前面學習的觀察的方法掌握得不夠好,可先復習一下。)小組內交流,并把不同的特點集中起來,推選一名同學參加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教師一一板書。2、比較兩張紙的主要不同。比較書寫紙和卡紙,它們主要有什么不同?小組內討論后集中意見參加全班交流。比較掛歷紙和報紙,它們主要有什么不同?小組內討論后集中意見參加全班交流。出示語文書和數學書,猜一猜:哪一種書的紙要厚,哪一種書的紙要。肯胍幌耄河檬裁崔k法可以知道哪一種書的紙要厚,哪一種書的紙要薄。用手摸的方法試一試?匆豢凑Z文書和數學書各有幾頁。用直尺量一量分別有多厚。算一算;語文書每張多厚?數學書每張多厚?得出什么結果?3、觀察紙的纖維。猜想:這些外形特征不同的紙,它們會有什么相同的特征呢?做一做:把一小片紙輕輕地撕開,直接用眼睛觀察紙的邊,有什么發現?再用放大鏡觀察,又有什么新的發現?把撕下的半張紙揉成團,再小心地把紙團展開,用放大鏡觀察紙面,會有什么發現?小組內交流獲得的信息。討論:面對獲得的這些信息,大家想到什么問題?全班交流觀察過程中的新發現,提出想到的問題?討論:面對這些問題,大家有什么想法?4、后續活動。想辦法解決課堂上提出的問題。搜集有關紙的資料,了解紙是怎樣造出來的。為下次親手造一張紙做好準備。
教學反思
第 周 星期
年 月 日
課 題我來造一張紙
教學目標1.通過簡單的造紙活動,體驗紙張的來之不易,懂得珍惜、節約紙張。2.了解古代的造紙技術和現代造紙工藝。3.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及團結協作的精神。
重 點通過簡單的造紙活動,體驗紙張的來之不易。
難 點紙的制作過程。
教 具1、紙巾、玻璃杯、清水、攪拌棒、2、古代的造紙技術和現代造紙工藝的影象、圖片或文字資料。
方 法
教學過程一、引入。師:課前,請大家去查閱資料,了解紙是怎樣造出來的?學生交流自己獲得的信息。二、古人是怎樣造紙的?1、師: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是什么時候發明了造紙術?古代造紙術是怎樣發明的?學生介紹收集的古人發明造紙術的過程。2、是出示古人造紙的工藝流程圖,學生看圖說說古人造紙的大致過程。師播放現代手工造紙的影象資料。三、我來造一張紙。1、師:你想不想造一張紙?請問造紙需要什么工具?學生說一說。2、師演示造紙的基本過程:(1)、調制紙漿:把一塊紙巾浸濕,揉成紙漿團(或先把紙巾撕碎)放在杯里,加一點水化開,調成糊狀。(2)、濾水壓平紙:把稀紙漿到在平鋪的棉布上,蓋上毛巾擠壓吸水(也可以用舊報紙來壓平吸水)。(3)、加熱,烘干:從棉布上把“紙”揭下來,放在金屬鐵片上,用酒精燈加熱,把濕紙烘干。然后,小心地把紙從金屬鐵片上揭下來。3、師:如果你的紙想加工成彩色的,怎么辦?4、學生制作紙。5、交流、制作書簽:師:紙制成功后,可把它加工成賀卡、書簽或其他的。(1)、比一比誰的紙、賀卡、書簽制作得漂亮。(2)、談談你制作時的體會,或制作時你發現了什么?四、了解現代工業造紙。1、師:現代造紙廠,也像我們這樣造紙嗎?學生回答。2、觀看影象或閱讀文字資料,了解現代造紙廠是怎樣造紙的。(有條件的學校,課后組織一次參觀造紙廠的活動。)五、布置作業:課外觀察各種紙做的物品,并搜集一些紙樣,下次課帶來觀察研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