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表格式)
教學反思
第 周 星期
年 月 日
課 題各種各樣的液體
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對沙與水進行觀察,以及對油與水進行比較,以及對日常生活液體的了解,來提高對液體的認識;2.通過動手,觀察,比較,討論等方法來培養認識液體的能力.
重 點
難 點
教 具沙.水.食用油.碘酒.醬油.白醋.玻璃杯.盤子.農藥水.鹽酸
方 法
教學過程一.導入:誰能說說液體是怎樣的?能舉例說明哪些是液體?二.比較沙與水1.請各小組認真觀察桌子上的一杯沙和一杯水,把觀察到的內容記錄下來.2.匯報各組觀察到的內容,并討論沙與水有什么不同?3.請同學們傾斜一下杯子,看看沙與水又有什么不同?4.請同學們倒入盤中,又有什么不同?5.請同學們堆堆看,沙和水各有什么不同?6.兩滴水合起來與兩粒沙合起來又有什么發現?三、比較油和水1、出示油,問:它是液體嗎?2、請各組同學觀察油和水,同時倒倒玩玩看,你有什么發現?把發現到的內容記錄下來。3、匯報油與水的異同。四、了解認識日常生活中的液體1、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是液體?2、討論這些液體在日常生活的作用?3、出示不標明的酒精、白醋以及標明的碘酒、飲料。小組討論:面對不知明的液體,我們該如何去認識它?標明的液體我們又怎樣去了解它?4、適時地對學生進行安全指導。五、了解一些危險液體的注意事項1、出示農藥水、鹽酸,問:你們將怎樣了解這些有毒液體呢?2、我們應如何注意安全?
教學反思
第 周 星期
年 月 日
課 題比較水的多少
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方法來研究不同杯子盛水的多少,通過估計,提高學生的目測能力。2、培養學生動手、動腦、比較、觀察、統計的能力。
重 點
難 點
教 具每組三個不同的瓶子、水槽、漏斗、一次性杯子、量筒、兒個小瓶蓋、生理鹽水瓶、觀察記錄單
方 法
教學過程一、導入 出示分別裝著水的三個瓶子,說:我們來做個游戲,看看誰的眼力好。讓學生猜測一下哪個瓶子里的水多。二、用多種方法比較不同的容器中水的多少。1、究竟是哪個瓶子的水多呢?我們一起來探究。2、小組討論:你準備用什么方法比較這三瓶水的多少,我們比一比哪個組想出的方法多,方法好。3、根據情況出示一次性杯子、生理鹽水瓶、兒個小瓶蓋、漏斗、量筒,問:你能用這些材料設計出不同的方法嗎?適時地對量筒的使用做介紹。4、匯報交流:比較水多少的不同方法及其用到的器材。5、你們覺得哪個組設計的最好?哪個組的器材最簡單?哪個組的實驗步驟最少?以激勵學生繼續尋找新的方法。三、實驗驗證1、到底是哪種方法最好呢?我們要通過實驗來證明。2、學生開始實驗,并填寫好實驗記錄單。3、教師巡視適時地做好實驗中安全指導。4、匯報交流實驗結果。四、嘗試估算水的多少1、結合實驗結果表揚猜對的同學。2、請猜對的同學說說你面對這三瓶水時,是怎么想的?或者說你想到了哪些,能判斷水多少,有關系的東西?3、再出示裝有不等量水的不同容器,請各組先討論,再猜一下,哪個容器里的水多?4、請各組同學用量筒來揭底,并填好統計表。5、各組匯報.
教學反思
第 周 星期
年 月 日
課 題紙的觀察
教學目標1、經歷對一張白紙的外部特征進行多角度、多方法的觀察描述的活動過程。2、通過對紙的觀察和探究,能不斷地發現和提出關于紙的相關研究的問題。3、學會在小組內交流信息和整理信息,提高綜合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