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表格式)
教學反思
第 周 星期
年 月 日
課 題米飯的觀察(3)淀粉的觀察
教學目標1.學生觀察比較米飯與米粒的不同特征,觀察研究不同的米粒變成的米飯是不一樣的。2.通過對米飯味道的品嘗,引起學生對事物在一定條件下會發生變化的關注。3.通過觀察研究活動,培養學生深入細致的觀察能力。
重 點比較米飯與米粒的不同特征,研究不同米粒變成的米飯是不一樣的。
難 點通過觀察實驗知道米飯中含有不甜的糖類——淀粉。
教 具
方 法
教學過程一、導入:(3分鐘)1.師:前兩節課我們都研究了大米,誰來說說大米是怎么樣的?都有些什么用?2.教師出示米飯:大米加水加熱后可以變成米飯,那這節課你想研究什么呢?二、比較米粒與米飯的不同:(8分鐘)1.師:米粒與米飯到底有什么不同呢?我們怎么才能知道?2.師:那我們一起用科學的方法觀察研究,看米飯和米粒到底有什么不同? 3.師:哪個小組匯報一下你們的發現?三、研究米飯:(10分鐘)1.師:米粒和米飯有那么多的不同,那米飯會不會也有不同呢?2.師:到底相不相同?怎么辦?3.師:小組有什么發現嗎? 4.師:剛才有的同學嘗到了米飯的味道,請嘗了的同學說說米飯到底是什么味道呢? 5.師:有沒有嘗到這種味道?怎么樣才能嘗到這種味道?6.師:嘗到這里你有什么問題嗎?7.師:是啊,為什么咀嚼米時開始不覺得甜,后來就覺得甜了呢? 8.教師課件出示“米飯是甜的嗎?”段落引導學生了解米飯變甜的過程。四、認識淀粉:(16分鐘)1.師:什么是淀粉呢?你們知道嗎?2.師:老師為你們每組準備了一小包淀粉,觀察一下,淀粉是怎么樣的?3.師:下面老師為大家表演個魔術。(教師在手上涂上碘酒,然后去接觸淀粉,讓學生觀察淀粉變化。)4.師:你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問題嗎?5.師:是啊,淀粉為什么變藍了?6.師:剛才說米飯有甜味是因為淀粉在咀嚼過程中變成有甜味的糖類了,米飯中真的有淀粉嗎?你有什么辦法證明?7.師:那大米中有沒有淀粉呢?怎么證明?五、延伸:(3分鐘)1.師:這節課我們在米飯和淀粉的觀察研究中,你收獲了些什么?你還有什么問題嗎?學生發言,提問。
教學反思
第 周 星期
年 月 日
課 題淀粉的蹤跡
教學目標1、在用碘酒檢驗食物是否含有淀粉時,學會運用預測的方法。2、通過碘酒與淀粉、滑石粉混合物的實驗,培養學生細致觀察的習慣。3、知道并能利用淀粉遇到碘酒會變藍這一特點來檢驗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重 點
難 點
教 具教師:淀粉、滑石粉、碘酒、滴管、試管、白紙、牙簽、米飯、小瓶子等。學生:蔬菜、水果、米飯、饅頭、肉等食品。
方 法
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出示米飯。2、請幾個同學幫助分發下去。(注意衛生,用碘酒水洗手。)3、為什么會把米飯都弄“臟”了?4、導入,板書課題。二、尋找淀粉的蹤跡。1、比較淀粉和滑石粉。(1)、借助放大鏡對兩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外觀。(2)、用手和鼻子感覺兩種粉末。(3)、用什么方法來區別最容易?2、體會事物中含有淀粉的多少,遇到碘酒后的反應也不同。(1)、把淀粉和滑石粉混在一起,滴入碘酒觀察。(2)、體會淀粉數量的不同,遇到碘酒后的顏色也不同。(在相同數量的滑石粉中加入不同的淀粉,滴入碘酒進行觀察。)(3)、猜測:當淀粉數量很少時還會變色嗎?(4)、實驗了解淀粉數量很少時的變化。(5)、小結,知道碘酒可以用來檢測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3、鞏固碘酒遇到淀粉會變藍。(1)、出示一張白紙,涂上碘酒。(米粉老虎實驗)(2)、為什么紙上出現老虎的腳印?(3)、討論米粉老虎實驗對你有什么啟發?你可以用來做什么?三、學會用碘酒來鑒別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1、拿出自己帶的食品,猜測一下哪些食品中含有淀粉?2、用碘酒來驗證自己的猜測。四、做淀粉消失的實驗。1、分裝淀粉糊。2、實驗:(1)、往一號瓶中直接滴入碘酒。(2)、往二號瓶中先加入一些唾液,搖勻后再加入碘酒。(3)、觀察兩瓶液體的變化。3、討論:為什么二號瓶沒有變色/4、教師簡要歸納。五、課余查閱資料,了解加入唾液后二號瓶中發生的變化。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