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三年級科學上冊教案全冊2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培養(yǎng)與他人合作的良好習慣,形成尊重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重點】知道空氣與其他物質(zhì)一樣,能夠占據(jù)空間,但空氣占據(jù)空間的多少是可以改變的,認識到空氣是一種物質(zhì)。
【教學難點】用實驗方法證實空氣確實占據(jù)空間,空氣占據(jù)空間的多少是可以改變的,并在科學事實的基礎上進行預測和解釋。
【教學準備】
給每個小組準備:1個玻璃瓶、1個玻璃杯、2個注射器、4根吸管、紙巾2張、1塊橡皮泥。
給每個學生準備:記錄紙一張、維恩圖一張。
【教學過程】
一、空氣占據(jù)空間
1、用“烏鴉喝水”的故事引入,師操作演示,并引導學生思考:瓶中的水為什么會上升呢?如果不用石子而利用空氣,能讓水上升嗎?
2、出示材料,用這些材料能否讓裝在瓶子里的水上升并流出來?(保證不傾斜瓶子)
3、聯(lián)想平時喝盒裝飲料時,有什么經(jīng)驗?這些材料該如何使用?
4、知道學生分組實驗,提示學生注意觀察并思考:橡皮泥有什么作用?如果橡皮泥沒有完全塞住瓶口,水能上升嗎?是什么原因讓水上升的?如果停止吹入空氣,水還能上升嗎?如果想讓瓶中的水不斷上升,你們的辦法是什么?
5、分組實驗完成后,交流。重點解釋實驗發(fā)生的現(xiàn)象。
二、杯中的紙會濕嗎?
1、師演示,將紙巾塞入杯底后,把杯子倒扣入水中,請學生預測:把杯子扣入水底,杯中的紙巾會不會被水浸濕,為什么?
2、請各小組實驗,請學生思考實驗中要注意:杯子要豎直倒扣入水中,紙巾要塞入杯底,防止掉下來。
3、生實驗,記錄實驗時的現(xiàn)象及自己的思考。
交流實驗情況:杯中的紙巾有沒有被水浸濕,水為什么不能進入杯子里面。
思考討論:這兩個實驗都說明了什么?你們對空氣的性質(zhì)有了什么新的認識?
三、空氣占據(jù)空間的變化
1、出示注射器,請學生分別用注射器把水和空氣抽入一部分,然后用手或橡皮堵住管口,用同樣大的力向下壓或向上拉注射器的活塞,對比一下,有什么不同。
2、生實驗
3、匯報實驗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注射器中的水和空氣,在活塞下壓或上拉時,有何不同。并請學生思考,注射器里的空氣在活塞向下壓和向上拉時,可能會有什么變化,并嘗試結(jié)合圖來進行解釋。
4、生交流自己的畫和自己的想法。
5、介紹壓縮空氣在生活中的運用,如皮球、噴水瓶、氣槍等(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壓縮后的空氣的特性)
6、把這節(jié)課所了解的關于水和空氣的知識在維恩圖中進行補充。
板書設計:
第七課 空氣有重量嗎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空氣有一定的重量,但是重量很輕。
過程與方法:
在稱量的過程中,了解一些因素會影響稱量結(jié)果,產(chǎn)生誤差,學習準確稱量。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培養(yǎng)與他人合作的良好習慣及尊重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重點】知道并能設計實驗證明空氣有重量,但很輕;通過對石頭、水、空氣的三者比較,初步建立固體、液體和氣體的概念體系。
【教學難點】設計多種方法,重復驗證空氣有重量,但很輕。
【教學準備】
給每個小組準備:1根長細木條(或竹條)、3根細線、1塊橡皮泥、1個氣球、1個皮球(視學校實際情況而定)、1個托盤天平(視學校實際情況而定)。
演示實驗材料:1個皮球(視學校實際情況而定)、1個托盤天平(視學校實際情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