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科學第二單元在陽光下教案
2. 交流與優化設計方案。
•交流設計方案。
•優化設計方案。
三、全課總結。
四、課后拓展。
準備制作太陽能熱水器的工具和材料。
教學后記:
第九課時 制作和評價太陽能熱水器
教學目標:
1. 能根據設計制作出符合要求的太陽能熱水器;
2. 能根據要求進行簡單的調試實驗;
3. 能根據研究的需要選擇相應的制作方法和實驗工具;
4. 能對自己或他人制作的太陽能熱水器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
5. 愿意與同學分享成功的經驗;
6. 認識太陽能熱水器的工作效能與多個因素有關系(材料、顏色、放置方式等);
7. 了解太陽能熱水器的工作簡單原理。
教學重點:制作太陽能熱水器。
教學難點:記錄太陽能熱水器的工作。
教學準備:
分組材料:學生制作太陽能熱水器的自備材料,溫度計,學生活動記錄本、手表。
教師準備:太陽能熱水器的簡單工作原理圖,以便指導學生制作一個性能更加優良的太陽能熱水器。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有了太陽能熱水器的設計方案,想必大家已經迫不及待要將它制作出來。并想親自看看它的效果吧!”
二、探究內容:
1. 制作太陽能熱水器。
•選擇合適的工具和制作材料。
•按設計要求制作太陽能熱水器。
•交流制作過程中的體會。
2. 檢測太陽能熱水器。
(1)討論。
•用什么方法來檢測太陽能熱水器性能的優劣?
•需要測定哪些指標或參數?
(2)檢測。
•開展嚴格控制條件下的檢測活動。
科學地記錄。
每隔5分鐘測一次水溫,把測量的結果記錄下來。
開始時的氣溫
開始時的水溫
5分鐘后的水溫
10分鐘后的水溫
15分鐘后的水溫
20分鐘后的水溫
3. 評價我們的太陽能熱水器。
(1)整理檢測參數。
•匯總所有的科學數據。
•分析、整理這些檢測參數。
•匯報分析結果。
(2)研究影響的因素。
•材料性質的因素。
•太陽能熱水器的擺放的方式。
•交流。
“我們認為影響太陽能熱水器的因素有哪些?”
4. 設計活動。
•性能更良好的太陽能熱水器應該是什么樣的?
•設計性能更良好的太陽能熱水器。
三、全課總結。
四、課后拓展。
改善自己制作的太陽能熱水器。
教學后記:
第十課時 利用太陽能
教學目標:
1. 對人類利用太陽能的未來提出大膽的預測;
2. 能對本地區利用太陽能的情況開展調查;
3. 體驗到太陽能的利用也有一些困難(科學所能解決的問題是有限的,技術在科學推廣中是重要的);
4. 意識到人類還需要大力加強科學技術的研究,促進科學和技術的進步;
5. 了解太陽能的基本特點;
6. 了解太陽能在生活中的利用。
教學重點:知道太陽能在生活中的利用 。
教學難點:了解太陽能的利用所遇到的難題。
教學準備:
太陽能的相關資料或科普讀物。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地球上的能量絕大部分來自太陽,太陽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但如何利用這一寶貴資源,卻是擺在人類面前的一個難題!
二、探究內容:
1. 討論。
•太陽能有哪些優點?(將太陽能與其他能源相比較。)
•太陽能的利用遇到了哪些難題?
•有哪些辦法能解決這些難題?
•我們所在的地區對太陽能是怎樣利用的?
2. 查閱資料。
讓學生將查詢到的資料進行收集,可以展評的方式相互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