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形的變換》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操作、想象,經歷一個簡單圖形經過平移或旋轉制作復雜圖形的過程,體驗圖形的變換,發展空間觀念。
2、借助方格紙上的操作和分析以及多媒體演示,有條理地表達圖形的平移或旋轉的變換過程。
3、利用七巧板在方格紙上變換各種圖形,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通過觀察、操作活動,說出圖形的平移或旋轉的變換過程。
教學難點:學生對于旋轉的度數的把握。
教具、學具準備:每人準備兩張方格紙,四張大小相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硬紙)、一副七巧板。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師:2008年對于我們中國人來說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因為要在我國的首都北京舉辦奧運會,老師做了一面五環旗(出示),現在教師要把制作它的過程演示給你們看,請同學們仔細看,教師在做這個圖案時運用了什么數學知識?(利用平移)我還有一幅圖(風車圖案)看老師是怎樣做它的呢?(旋轉的知識)。
2、用數學書按老師的指令做平移或旋轉運動。看來學習數學知識對圖案的設計也會有很大的幫助,今天我們就利用所學的數學知識進行圖形的變換。(出示課題:圖形的變換)
二、探究學習
1、教師呈現圖(教材35頁圖1,圖2)
師:請觀察這兩幅圖,圖1怎樣才能轉換到圖2?先想一想,然后在方格紙上擺一擺。要邊擺邊說說你是怎樣擺的,擺完之后告訴你周圍的人你是怎樣擺的。教師巡視參與交流。然后組織全班進行交流。
(1)平移。讓學生在計算機上操作。
師:我們在分析圖形的變換時,如果是平移的變化,要說清楚是向什么樣方向平移了幾個格。
(2)旋轉和平移相結合。讓學生在實物展示臺上演示。
師:在敘述旋轉時,要說明繞哪個點,順時針方向還是逆時針方向,旋轉了多少度。
4、出示圖3,擺擺看,圖2是如何變換到圖3 的?不要忘記邊擺邊說。
學生先動手操作,再匯報交流并上機演示。
5、出示圖4,比比看,看誰能以最快的速度將圖3是變換到圖4 。并組織交流
6、再比一次,圖4是如何變回到圖1?交流時讓學生演示。
7、小結
三、拓展鞏固
1、教材36頁第3題、1題、2題
2、變換七巧板。
四、課堂小結:
一節課的時間馬上要結束了,真不愿意和你們說再見,和老師學習快樂嗎?告訴老師你快樂的原因。
五、布置作業
教師很想知道你們這節課的學習效果,所以請你結合今天的學習,在課后用筆或在計算機上設計一個圖案抒發一下你對2008的期待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