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百分數的應用 1.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
課前思考
本節課的內容是在學生已經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掌握了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基礎上教學的。以復習舊知導入,學生便于理解,也為本課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的教學做了很好的鋪墊。在教學的過程中,我想關鍵還是理解數量關系式,找準單位“1”的量。此外,補充的練習很好的鞏固了所學的內容,也讓學生在練習中掌握了不同的解題方法。
課前思考:
學生已經理解了百分數的意義,會“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例1是“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的發展。
例1提供了一個有關造林問題的簡單情境,便于學生分析、理解其中的數量關系。認真學習了孫老師的設計,孫老師先要求學生各自畫線段圖表示這兩個數量之間的關系,再提出要求:根據這兩個已知條件,你能求出哪些問題?在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提出例1中的問題。然后分兩步組織學生開展探索活動,一是引導學生討論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多百分之幾的實際含義,使學生明確要求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多百分之幾,就是求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多的公頃數相當于原計劃的百分之幾。二是探索怎樣列式解答,指導學生結合線段圖,探索不同的解題方法。
“試一試”與例題中的問題都是把實際造林面積與原計劃造林面積進行比較,但由于比較時單位1的數量不同,所以得到的百分數也就不同。通過解答和討論,使學生體會到盡管問題變了,但解決問題時的思考方法與例1是相同的,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
課前思考:
上學期我們已經學習了兩步計算的分數應用題和簡單的百分數應用題。這課內容是分數、百分數基本應用題“誰是誰的百分之幾?”的拓展——“誰比誰多(少)百分之幾?”。學生解決這個問題的思路有兩條,分別是:1、將這個問題轉化為“多的數量是單位1的百分之幾?”;2、大的數量的分率比單位1多百分之幾?”。
孫老師設計的教學預案正是從這個知識點出發導入新課的,層層啟發,將學生的思維逐步引導到重點分析新的問題上。這樣的引導,既鞏固了原有的知識,學生在開學第一天的學習就步如正規,同時,開放式的提問有利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開發,再由發散思維逐步聚焦思考的重點,這樣的教學是有效的。
在教學習題的設計上,孫老師能注意層次性,設計了對比練習與拓展性練習,這對優秀學生在課堂上的思維訓練是需要的。
建議:例題1新授的引導是否在提問上指向性能更明確些。是否可以這樣引導:
1、出示例題條件,引導學生畫線段圖表示,并交流這樣畫的想法。
2、當學生分別從差比與倍比的角度提出問題后,提問:哪些問題是我們已經學過的?怎樣解決這類問題?
3、重點引導學生分析新的問題。先與原問題比較區別之處與聯系。
4、啟發學生想辦法解決。
5、再次分析新的問題,啟發學生從另外的角度來考慮。
6、最后在引導學生用綜合列式表示。
課后反思:
今天是新學期的第一天,從兩個班上課情況來看,整體不錯。絕大多數學生充分做好了學習的各項準備,能靜下心來學習。
回顧自己在今天課堂上的教學情況,課前準備工作較充分,上課前就組織學生下發作業本,并將教學所需多媒體設備打開。整節課的教學思路較清晰,注重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教學組織形式多樣化,如課始部分的復習題采用學生獨立思考后進行交流的形式;例題的學習有學生的獨立思考,也有同桌學生之間的討論、交流等。不足之處是例題學習中沒有重點突出兩種不同解法的解題思路,教師講得多,學生感悟得不夠,在課尾也沒有及時組織學生小結“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的特點及解題思路。這樣可能會影響一些學習困難生的學習效果。我要虛心接受高教導的建議。下節練習課中我要及時調整,彌補這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