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百分數的應用 1.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
課后反思:
從整堂課的學習來看,學生對找單位“1”的量還是比較熟悉的,在計算時能夠按照理解的關系式進行解答,但是結果的處理有不少的問題。如:約等于要忘記,小數點后面要保留三位等。也許是脫離了計算機的原因,學生的計算能力不是很強,兩個班在做練一練以及練習一第2題時,學生用于計算的時間很長,而且準確率也不高。
本節課采用了孫老師設計的一些對比練習,效果不錯,第一小題學生基本沒有問題,第二小題有一部分學生開始出現了錯誤,第三小題只有一小部分學生做對了。由此也可以看出學生對今天所學的知識還不是掌握得很透徹,解決問題的時候不夠靈活。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主要是例題中雖然介紹了兩種不同解法的解題思路,但是在練習的時候還是著重于第一種解題思路,我講得比較多,學生學得有些被動。在六(2)班上課時,由于時間沒把握好,拓展練習沒能在課堂上完成,這樣學生在做補充習題最后一題時,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做錯了。“速度”和“時間”沒有搞清,有很多學生審題不清。但在接下來六(1)班的教學中,我調整了時間,把拓展題“從南京開往淮安,甲車行了3小時到達,乙車行了4小時到達。甲車速度比乙車快百分之幾?”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并講解,這樣在完成補充習題時,學生基本就沒有問題了。
我想,不僅在知識上要注意把握,學習習慣的培養更是不可忽略。平時練習做到精做、精練、精講,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效率。
課后反思:
本堂課就知識點的掌握而言,學生掌握的還是比較好的。充分運用新舊知識間的聯系和遷移,利用舊知學習新知,讓學生進行新知探究,引導學生進行對比新舊知識的相同點及不同點,強化新的知識點。縱觀整個教學過程,學生可以解釋的,我沒有暗示,學生能講的,讓學生用他們的話語講解,使學生主動接受知識。
從反饋情況來看,部分學生的計算還是不過關,全班的課堂作業列式沒有一個不對,但在除法計算時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錯誤,今后在計算上還要訓練。
課后反思:
今天由于要跑兩頭兩個年級的上課,六3班的數學課的課前準備不充分,所以新授部分學的比較充分透徹,但在后面的練習部分,由于3班電腦無法上網,孫老師補充的習題我只能打印后在實物投影上展示,這樣操作真麻煩!
與組內老師有同樣的感覺,學生對兩種解法的理解是第一種好與第二種,在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答例題后的習題時,學生都采用了第二種解法。孫老師補充的第2個拓展題,有一定的難度,我開始沒有講解,讓學生獨立嘗試,只有一個學生做對,且能說明理由。
從作業的速度與正確率來看,學生的計算能力有些下降,可能這與很長時間不進行復雜的計算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