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品知音──《伯牙絕弦》課堂實錄
師:你是用什么學習方法?
生:反復地讀。
師:原來“讀”是很重要的學習方法,也是一條便捷的學習途徑。
生:理解它的意思,每字每句地理解。
師:那么,這篇課文你學會了嗎?
生:學會了。
師:怎么證明你學會了?
生:我可以把它翻譯成白話文了。
生:我能通順地讀下來了。
生:我會斷句了。
生:我讀到了意境了。
師:看來你不僅讀懂了文字,你還讀到文字背后去了。
師:學完后,你還想怎么做呢?
生:我想把這個故事演一演。
生:我想寫個課本劇。
生:我想美美地再讀幾遍。
師:行,課后去做吧。最后,這則為世人所稱道的千古佳話收錄在《列子?湯問》中,讓我們在下課之前,再一次和著音樂,注入你的情感,加入你的理解,把全文朗讀一遍。
全班讀。
師:能不看書嗎?能背得下來嗎?
生:能。
師:我相信,這樣一則故事,一定會讓你過目不忘的。來,全體起立,背誦。
全班配樂背誦。
【總評】
本節課,學生不僅對故事有了深入的認識,他們對人性、對社會的交往、對群體的生活也逐漸有了自己的思考。把語文與生活嫁接一處,語文課堂便有了廣度。此時在加上課后拓展環節,課堂就有了張力。全課設計以“三品知音”為線索貫穿前后,一氣呵成,既讓孩子扎扎實實地接受了一次語言文字訓練,又在過程中受到熏陶、感染、滋養,課堂的語文味濃重,學生學習效果凸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