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濱孫漂流記》網絡課教案設計
2、熟練電腦制作,能在一定時間內進行整理、組合資料并結合口頭匯報完成學習成果。
3、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協作學習的精神及自主學習的意識。
三、情感目標:
1、把網絡教學請進語文課堂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習的內容,活躍學習的氣氛。
2、體會魯濱孫藐視一切困難的陽剛之美及在逆境面前勇敢戰勝困難的大無畏精神。
3、引導學生學習魯濱孫面對困難、自強圖存的精神,學會自立、學會競爭、學會生存。
教學重點:
1、了解魯濱孫在荒島戰勝種種困難的經歷。
2、感悟魯濱孫面對厄運的積極的人生態度,并從中悟出學會生存的道理。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具準備:《魯濱孫漂流記》網頁。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網頁設計 設計意圖及解決策略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你們看過《魯濱孫漂流記》嗎?有誰能告訴老師這篇長篇小說的作者是誰?
英國的作家笛福。
以簡單明了的方式揭示課題,達到了開門見山的效果。
師:那么,我們今天就要學習笛福這篇長篇小說《魯濱孫漂流記》的縮寫版本。(師板書課題:魯濱孫漂流記。)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生齊讀課題。
師:看了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自由發言,提出質疑。
采用了“導之以疑”的教學方法,從題目中讓學生質疑,體現了略讀課文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同學們想知道的東西可真多,那下面就請同學們點擊來更深一層地了解我們的課文。
生自由讀文,也可進入網頁各平臺搜集資料。
“電子課本”收入了課文;“原著博覽”為學生展示了各種版本《魯濱孫漂流記》的原著;“走近笛福”收集了大量笛福的資料及他寫這部小說的背景;“圖書天地”則是《魯濱孫漂流記》的圖書版本,豐富的圖片能激起學生學文的興趣。
《新課程標準》提出積累是創新的前提,教師必須重視學生知識的積累。給學生們進入教師提供的網站自由瀏覽的時間,實現了由課內向課外的拓展。四個欄目不僅能幫助學生自學,了解大量的信息,更能培養學生對學文的興趣及自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