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作1《童年趣事》教學設計
習作1《童年趣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記事,要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也可以寫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
2、通過事情表達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選擇自己印象最深的事,體現個性化。
3、記事的內容具體,要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中心明確。
教學準備:
1、搜集小時候的老照片或珍藏的能引起童年趣事的有關物品。
2、師準備范文一篇。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引出話題:
1、“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
同學們,大家都會唱《童年》這首歌吧!是的,我們每個人都有美好的童年,今天,讓我們回憶一下童年那充滿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
2、老師拿出自己的童年照片,給同學講自己的童年趣事,激發大家談話的興致。
二、 學生交流自己的童年趣事:
1、 誰愿意把自己珍藏的照片或物品拿出來和大家分享,讓我們聽聽你動情或有趣的講述?
教師簡要提示:
要突出“趣”字。(要有稚趣,要有意思,要有發現,要有反思……)
2、先同桌互相交流,再全班交流。
三、范文引路,討論寫法。
1、讓我們看看大作家錢鐘書的女兒在身患絕癥后躺在床上寫下的《爸爸逗我》。學生自由閱讀例文。
2、教師出示討論題目(先分組討論,然后各組長匯報,師生共同評議、補充)。
(1)文章給人的感覺真實嗎?有意思嗎?有趣嗎?
(2)范文中的語言、動作、神態及心里活動的描寫怎樣?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鑒和學習?
(3)“好笑”、“有意思”中蘊涵什么呢?你的趣事能體現你的個性嗎?
3、指名讀“作文內容”,思考這次作文給我們提了哪幾點要求。
四、快速習作,教師巡視。
1、學生寫草稿。
2、在教師的巡視中,對于極少數作文方面存在問題的同學適時降低作文要求,只要抓住“有趣”二字,寫出自己的感受就行,并在黑板上掛出有關的好詞佳句供這部分同學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