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的回報》教學設計三篇
生:不樂意。
師:為什么?
生:因為我覺得這是一種不尊重訂戶的表現,也是一種對工作不負責任的表現。
師:謝謝你的提醒,你的回答讓我認識到了這樣做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更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工作態度。我一定會像文中的小男孩學習,每次送報依舊把報紙送到每家門口;下雨下雪天依舊把報紙送進門里。請你告訴我,這段話中為什么連用了兩個“依舊”?
生:因為這能更好地說明我一直是真誠地服務訂戶的。
生:兩個“依舊”可以看出我過去是很認真負責地為訂戶送報的,現在訂戶們送給我一輛嶄新的自行車,我更應該用認真負責的態度回報訂戶們對我的真情回報。
師:精辟的解釋、精彩的回答讓我們體會到了作者用詞的巧妙與產生的魅力。所以我們在作文時也應該好好推敲一些詞語或符號怎樣用才能更好地體現它們的內涵。
師:請大家一起把這段話讀好,讓大家能體會到“真情”報“真情”的意味。
……
感悟:語文課堂不能僅僅是知識、技能的傳授,更應當是“生命的對話”,“是主觀感受的表達,是內心情感的流露,是個人見解和智慧的展現”。它的真正價值在于獲取這種感受,體驗這種情感,理解這種見解,轉化這種見解,轉化這種智慧,最終形成自己豐富的精神世界。基于此,老師所要做的是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用豐富多樣的評價語言引導和激勵學生獨立探究,獨立思考,讓他們在讀中思,在讀中解,在讀中悟。因此,在上述教學過程中,我一方面組織學生圍繞中心問題研讀文本,讓他們從文本中汲取相關的信息;另一方面就是努力使用真情適宜的評價語言去喚起學生已有的認知經驗,不斷地向課文輸出自己既有的知識、經驗和情感。努力為學生營造真誠的對話交流氛圍,激發學生情感的火花,讓他們感悟真情、體驗真情,進而加深對文本的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