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作二教學設計與評析
師:你的親情是咖啡味的!它與眾不同,就因為這是只屬于你們倆的小秘密呀。ò鍟盒∶孛埽┻@是最昂貴的財富!
3.聽閻維文的《母親》,呈現歌詞:你入學的新書包有人給你拿/你雨中的花折傘有人給你打/你愛吃的三鮮餡有人給你包/你委屈的淚花有人給你擦……這個人給了我生命/給我一個家……你身在他鄉住有人在牽掛/你回到家里邊有人沏熱茶/你躺在病床上有人掉眼淚/你露出笑容時有人樂開花……
悠揚婉轉的旋律打開了學生情感的閥門,幾個敏感的孩子淚眼婆娑,舉起的小手多了起來。我知道,動筆的時刻來了。
(這樣的設計一石三鳥:學生如果沒經過必要的情感喚醒,就不可能體驗到濃得化不開的親情,學生沒有想清楚就寫,就必然東一榔頭西一錘。因此,我安排了學生說話的情感再現,借以錘煉他們的口頭功夫,培養他們想清楚再寫的習慣。同時,因勢利導,將寫作方法的指導融匯在彼此交流里,不著痕跡。此外,當音樂使他們的表達欲望變得濃烈時,交流卻戛然而止,寫作自然就成了水到渠成的需要了。)
二、指導寫作:借得柔情抒我心
1.指點寫作方法:這首歌為什么打動你?
◆指點:這就是細節!這就是親情的溫度!這些我們平時最容易忽視的地方,一個不經意的眼神,一個隨意的動作,一句最平常不過的叮嚀,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瑣事,一次委屈的爭辯,就是最美最有表現力的瞬間,(屏幕呈現)才會觸動我們心底最柔軟的部分!這就是寫好文章的第一件法寶。(板書:小事情 真感情)寫文章說白了就是說話、想心思。把你對爸爸媽媽真實的心思用筆輕輕地“說”出來,說得像吃飯、穿衣一樣真實、自然,你的文章就感人了。
(以往的習作指導,往往都是在學生嘗試片段之后進行。這就像等到學生從懸崖邊掉下去再告訴他:“你不能這樣走”一樣,亡羊補牢,事倍功半。把方法融進生活、音樂、詩歌的再現里,通過“小秘密”、真感情凝煉地體現出來,就從技巧層面上喚醒了學生的自我心靈,打開了寫作千人一面的局面,發現了學生“不一樣”的發現。)
2.學生動筆寫作。
柔情百結的輕音樂繼續響著,學生們安靜極了,我想看一眼都遭到了大部分學生的拒絕。于是,我撤掉了自評與互評,僅僅例行公事地要求他們把寫好的稿子用心地看一遍。
學生的感情細膩極了:
“聽到身邊有聲音,我馬上睜開了眼睛。
“是媽媽,他一面小心翼翼地給我蓋被子,一面目不轉睛地看著我。我伸出雙手,輕輕地托住媽媽溫暖的臉,仔細地,深情地,久久地端詳著,那張曾被我匆匆看過幾百次的臉,那真是一張飽經滄桑的臉——布滿了歲月的劃痕。
“第一次,我這樣看著媽媽眼鏡后面的眼。我輕輕地看著媽媽,看到了小小瞳孔里小小的我的眼。
“輕輕地,我看著媽媽,告訴她:‘我愛你!’每個字都輕輕的,卻是清楚的,有力的。
“媽媽沖我笑!悴桓吲d了嗎?’我問媽媽。她還是輕輕地笑,我還是輕輕地托著媽媽的臉,久久地看著。我覺得那不是媽媽平常那種‘瘋傻傻’的笑,那是一種我從沒有在她臉上見過的頗有內涵的笑。我覺得那種笑是有意圖的,輕輕一笑,傳遞出數不盡的溫馨、關懷、期盼,傳遞出了那淋漓盡致的愛……
“就在那一瞬間,我想到了十三年間無法淡忘的事。是誰在我生病的時候,抱著我,趕往醫院?是誰在我住院的時候,每天給我送飯,在床邊抓著我的手?是誰在我掛水的時候,冒著大雨去給我買雞腿?是誰在飯桌上,不厭其煩地往我碗里夾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