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最后的姿勢
6、出示:樓房搖晃得越來越厲害了,并伴隨這刺耳的吱吱聲,外面陣陣塵埃騰空而起。
你從哪些詞語感受到情況危急?此時的情況可以用哪些成語來形容?
7、在教學樓即將坍塌的瞬間,譚老師又是怎么做的?
譚老師立即將他們拉到課桌底下,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四個學生。
從這段話中,譚老師的哪些表現讓你深受感動?你讀出了一個怎樣的譚老師?(恪盡職守、無私師愛)
立即、拉到:“立即”說明反映的速度之快,當機立斷,他將學生的生命安全時刻掛在第一位。
“雙手撐”從力度上突出譚老師使出全身的勁頭,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張開一把保護學生的保護傘,減輕碎裂的磚塊、水泥板直接重重地砸向課桌造成的嚴重惡果。
護: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保護學生,譚老師全然不顧自己的生命。
8. 啟發想像:如果沒有譚老師拉、撐,會出現怎樣的后果?
是啊,天災無情人有情,在譚老師的保護下,四個學生多了一份逃生的希望,而譚老師呢? (引讀第七小節)地動山搖——
破碎的磚塊、水泥板重重地砸下來,樓房塌陷了……
省略號省略了什么?(碎裂的磚塊砸在他的身上,他依舊——,水泥板重重地砸下來,他仍然——,樓房塌陷了——,他還是——)
四、總結全文
譚千秋老師51歲的寶貴生命定格在了這最后的姿勢,他用最后的姿勢回答了“人生的價值是什么”。對于譚千秋老師來說,當災難來臨的時候,要當機立斷、恪盡職守,用無私的愛為學生撐起一片生命的天空。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六課《最后的姿勢》,上節課我們已初步學習了課文,了解到了課文的主要內容,請同學回顧一下,本課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說得好,作者描寫了一位普通而又不平凡的人民教師,讓我們一起來說出他的名字——譚千秋。
二.新授
1、從課文我們知道,本文是一篇寫人的文章,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常用的描寫人物的方法有哪些?
細節、環境烘托、側面、正面
2、細節描寫我們在使用時,平常會用到哪些方面呢?
語言、動作、姿態、表情等。
3、好,現在請同學讀課文第二大段,也就是課文的2-7哪些是對我們主人公的細節描寫,用﹏﹏畫出來,讀一讀,并在旁邊寫上你的感想。
(!)請同學來說一說。
a.和平常一樣,譚千秋老師很早就起床了……趕到學校上班。
從這句中,你讀出了一個什么樣的譚老師?從哪些詞可以看出來?(關愛家人,工作積極)
b.他意識到情況不妙,來不及多想,大聲喊到……從這句中,你又讀出了一個什么樣的譚老師,(譚老師首先想到的是同學們的安危,他拼命呼喊自己的學生快速離開,具有先人后己的精神。)誰來讀讀。
c.譚老師立即將他們……四個學生
從這句中你讀出了一個什么樣的譚老師?
這段細節描寫連續用了三個動詞寫出了在危難時刻,譚老師舍己救人的場景,譚老師在短暫的時刻那種以生命來換取學生生存的行為深深地感動了我們。
請同學來讀讀。
4、剛才我們知道,環境烘托人物也是描寫的一種方法,請同學再讀課文2-7自然段,用——畫出環境描寫的部分。并在旁邊寫上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