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最后的姿勢
6. 最后的姿勢 譚千秋 無私師愛
(張開雙臂 護住學生) 恪盡職守
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通過品讀語言文字,能夠說出最后的姿勢的內在含義,感受譚千秋老師對生命意義的追求和詮釋。3、能夠體會環境及其場景描寫對表現人物精神品質的作用,學習側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最后的姿勢五(9)班 董晨雨地動山搖。他弓著身子,張開雙臂緊緊地趴在課桌上,伴著雷鳴般的響聲,任憑冰雹般的磚瓦都墜落到他的頭上,手上,背上。鮮血霎時間噴涌而出。...
6.最后的姿勢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通過品讀語言文字,能夠說出最后的姿勢的內在含義,感受譚千秋老師對生命意義的追求和詮釋。3.理解文中重點句子的意思。...
教學內容 6.最后的姿勢 共幾課時 2 課型 新授 第幾課時 1 教學目標 1.學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認識2個二類字。聯系課文語境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3.初步了解譚老師,在腦海中形成他最后的姿勢的初步印象。...
教學要求:1.學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2.學會本課9個生字,認識2個二類字。聯系課文語境重點詞語的意思。3.初步了解譚老師,在腦海中形成他最后的姿勢的初步印象。4.在讀明白文本的基礎上理清課文的脈絡,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一、教學目標:1、學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2、學會本課9個生字,認識2個二類字。3、學習側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4、在讀明白文本的基礎上理清課文的脈絡。...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語境理解重點詞語。抓住課文的重點語段復習,進一步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說出最后的姿勢的內在含義,感受老師對生命意義的追求和詮釋。...
一、緊扣環境,創設情境1出示廢墟罔片,描述:2008年5月12日,8級強震猝然襲擊四川汶川,大地顫抖,山河移位!2引讀第2自然段:天空陰沉沉的。...
《最后的姿勢》一文是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的課文,文章是根據發生在2008年5月12日大地震中的真實事件改寫的。課文以感人的筆觸,記敘了地震來臨的瞬間,譚秋千老師張開雙臂,用自己的身體守護四名學生的感人事跡,展現了他忠于職守,...
一、查字典,先理解帶點詞的意思,再聯系上下文寫出詞語的意思,然后按要求練習。1、生死攸關: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學目標】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3、通過品讀語言文字,能理解最后的姿勢的內在含義,感受譚千秋老師對生命意義的追求和詮釋。4、能夠體會環境描寫及場景描寫對表現人物精神品質的作用,學習側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目標: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2、通過品讀語文文字,能夠說出“最后的姿勢”的內涵,感受譚千秋老師對生命意義的追求和詮釋。3、能夠知道地震時的自我保護以及生命的意義。...
一、導入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第六課:最后的姿勢(齊讀課題)。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這是誰最后的姿勢?這個姿勢是怎樣的?課文講述的故事給你怎樣的感覺?3、是呀!...
《最后的姿勢》這篇課文是根據2019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里氏8.0級特大地震中的真實事件改寫的。課文以感人的筆觸,記敘了地震來臨的瞬間,譚千秋張開雙臂,用自己的身體守護四名學生的感人事跡,展現了他恪盡職守,一心為學生的無私大愛...
《最后的姿勢》是蘇教版新選入的一篇文章,課文講述的是去年發生在四川汶川8.0級特大地震時,譚千秋老師臨危不懼,組織他的學生迅速撤離,并用自己的身軀護住了難以脫身的四名學生,而他卻因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