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5(共3課時)
教學要求:
1、學會認識不同的風及不同等級的風,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云游能力。
2、通過誦讀,學習欣賞,讓學生形成豐富的語言積累。
3、寫好鋼筆字,注意整體布局。
4、學習口語交際,鍛煉聽話能力、復述能力、講述能力等。
5、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點:
1、在反復誦讀中受到美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
2、培養學生有條理的說話能力和交際能力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第一題(語文與生活)
1、教學第一部分。
(1)創設情境:爸爸帶小芳到云南去旅游,看到“風成偏形樹”——
(2)學生讀這段文字。思考:為什么都向一個方向傾斜?
(3)學生幫小芳回答這個問題。
(4)教師引導學生小結:由于風的原因。
2、教學第二部分。
(1)學生讀這些詞語,思考它們的區別。(“風”的等級、冷熱及感情色彩的理解)
(2)學生讀句子,試著填上適當的風。
(3)師生給出恰當的答案,讓學生說出理由。
(4)教師小結
3、教學第三部分。
(1)學生誦讀“風速歌”。
(2)教師引導學生根據生活實際直觀的認識、了解風速。
(3)拓展:要求學生在日常生里用這種方法來推測分速,并跟氣象臺報告的風速比較,凡是否和接近。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二題(誦讀與欣賞)
1、誦讀。
(1)討論:同學們,現在已是秋天了,你們能用最簡潔的語言描述一下秋天嗎?
(2)學生回答。(師鼓勵,不評價優劣)
(3)出示《秋》,學生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奏。
(4)指名讀,教師相機指導。
(5)學生有感情地讀,要求讀出韻味。
(6)學生練讀,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
2、欣賞。
(1)指名說出小詩寫的是什么。
(2)欣賞“如一葉扁舟/上面坐著秋天”。
(3)學生談談讀后的感想。
二、教學第三題(寫好鋼筆字)
1、指導。
(1)讓學生讀這兩段話,指名這次所寫內容選自剛剛學過的課文《青海高原一株柳》。
(2)引導學生讀帖。重點觀察整體的布局,行款的優美,,還要細心觀察每個字結構的勻稱、合理。
(3)通過觀察,讓學生說出書寫的格式,字與字之間、字與標點之間的距離以及每個字在一行中的位置,哪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寫整齊,寫成一樣大小。
2、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注意觀察整體,一氣呵成。
(2)學生臨寫,教師巡視、輔導。
(3)教師及時小結,在讓學生仿寫。
3、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并請學生說說好在哪兒。糾正寫得不夠好的字。
(2)教師范寫。
(3)學生再次描紅臨寫。
第三課時
一、教學地四題(口語交際)
1、審題。
(1)指名讀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2)教師進一步明確要求:①你最喜歡的電視欄目是什么?②為什么喜歡③這個欄目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指導
(1)學生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準備好說話的內容。
(2)學生跟據自己選定的欄目用幾分鐘的時間作準備。(教師巡視指導)
(3)分組練說各自得話題。(各組學生互相評議)
(4)每組推薦代表上臺演講,師生評議。
3、反饋
(1)指名上臺進行口語交際。(師生共同評議演講的態度、情感、習慣和行為舉止等是否得當)
(2)評議小結。
二、教學第五題(學寫毛筆字)
1、出示學生的優秀書法作品讓大家欣賞。
2、學生談感受。
3、審題。
明確本次學寫的字是“林、顆”。
4、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