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5
教學要求:1、學習把句子寫具體。
2、讀背《邊疆小夜曲》,領會詩歌的意境。
3、 寫好鋼筆字,注意整體布局。
4、 練習口語交際,學習設計公益用語。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 教學第一題。
1、教學第一部分。
(1)教師創設情境,學生讀情景對話。
(2)教師把爸爸的話提出:想想看,怎樣才能讓人具體地感受到大海的大呢?
(3)學生說出小芳的話:大海真大,一眼望不到邊。
(4)教師引導學生討論:該句還可以怎么樣補寫,也能寫得具體?
(5)教師歸納把句子寫具體的方法:要緊緊抓住前句的中心詞來寫,使中心詞的意思表達更具體、生動、準確。
2、教學第二部分。
(1)學生讀這部分的句子,想想每句后半部分橫線上可以怎樣補寫,才能使前半部分更具體。
(2)學生試著補寫句子。
(3)學生分組讀自己補寫的句子。(師生評議,有錯誤及時糾正)
(4)學生說把句子寫具體的方法。
(5)教師設計鞏固練習。
3、教學第三部分。
(1)學生讀《莫高窟》一文中的相關內容,感受文章是怎么樣把情景寫具體的。
(2)模仿課文的寫法,將家鄉的某處自然景物(或名勝古跡)寫具體。
(3)小結。
二、教學第二題。
1、讀背《邊疆小夜曲》
(1)討論:同學們,你們去過祖國的邊疆嗎?邊疆是個什么樣子?你們聽過小夜曲嗎?
(2)出示《邊疆小夜曲》,學生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奏。
(3)指名朗讀,老師相機指導。
(4)指導學生動眼,動腦,動口,動情,正確理解詩人的感情,貼著詩人的心來想,走進詩歌的境界。
(5)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注意表情和手勢。
(6)指名朗讀,讀出味兒,讀出感情。
(7)學生練讀,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
2、反饋。
(1)指名說出詩人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讀。
(2)指名背誦,集體背誦。
三、作業。
1、仿照《莫高窟》的寫法,把家鄉的一處名勝古跡寫具體。
3、 收集小詩,在班級開展賽詩會。
第二課時
一、教學口語交際。
1、審題。
(1)學生讀題,并說說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2)教師進一步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什么是公益用語?設計一條公益用語。說說你為什么這么設計。
2、指導。
(1)學生讀題中的三條公益用語。
(2)學生讀一讀介紹什么是公益用語的話。
(3)教師略加講解:公益用語通常是用來教育我們關注公共的利益,維護公共的利益。
(4)引導學生回憶見過、聽過的公益用語。
(5)討論這些公益用語的作用。
(6)想一想為什么這樣設計。
3、練習。
(1)思考設計一條公益用語。
(2)集體討論,并說說自己是怎么樣想到這樣設計的。
(3)集體評議補充,互相完善。
4、反饋。
(1)教師對學生的設計進行點評。
(2)鼓勵學生關注公共事業,多設計公益用語。
二、教學鋼筆字。
1、指導,要求學生朗讀這段話,明確出自《莫高窟》。
2、引導學生觀察書寫的格式,教師重點指導“尊、彩塑、智慧”等字的書寫和整體布局。
3、學生描紅,老師指導。
三、作業。
在班級開展一次公益用語設計大賽。要求自己創作一條公益用語,并進行美化。在教室里展出,由大家投票選出“最佳公益用語獎”。
教學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