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5(共3課時)
(1)教師邊范寫邊講解“林、顆”的書寫方法。
(2)學生練習、反饋,發現問題在指導。
5、練習。
(1)學生再次練寫,教師巡視,幫助有困難得學生。
(2)學生在米字格中練習,教師指導兩個字的位置和大小。
6、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進一步糾正。
課前思考:
《秋》湖波上, 蕩著紅葉一片, 如一葉扁舟, 上面坐著秋天。
這首詩確乎“小”矣,選材小,格局小。但它又不“小”,不小氣,不纖細,是小中有大。一片凋零之上,竟坐著一個秋天,坐著一個凝重的季節,一個廣漠的天穹,坐著如許的明澈和寥廓。這是多么空靈的境界啊!不能認為詩人僅僅是在欣賞這湖中之秋,秋中之湖。那湖邊矗立著一位思考者的形象——他有著超脫、自得、曠達如湖的人生意趣,有著殷實凝重,豁朗高遠如秋的心境呵。原來那紅葉之上坐著的闊大的空靈,正表現了詩人內心世界的博大。可見,詩的空靈美,其內涵意蘊是極為深渾的。
課后反思:
本次練習的《誦讀和積累》中安排了沙白的一首特別耐人尋味的小詩《秋》,學生通過反復朗誦,熟讀成誦,欣賞到了小詩的神奇和雋永,并根據所配圖畫和自己的感受進行了合理的想像,領悟到了秋的韻味:一片凋零之上,竟坐著一個秋天,坐著一個凝重的季節,一個廣漠的天穹,坐著如許的明澈和寥廓。學生或多或少形成了一定的語言積累。
授后小記:
在上一次的口語交際中學生沒有能夠盡展風采,所以孩子們要求本次的口語交際,要讓他們自己組織和交流。我很贊成孩子的想法。于是在課堂上有了我是聽眾,且從頭至尾不能隨意發表自己的意見。孩子是課堂上的主人,他們每一個小組派一名代表上臺介紹。另每一組選派一名評委進行打分。學生熱情高漲,評委的評判也比較公正,而且具有說服力。我感覺這次的教學比較有意義,學生也能夠在比較愉悅又有點緊張的氣氛中展現自我。
課前思考:
1.關于對各種風的理解和運用
在教學時首先要在字面上幫助學生區分風的大小、種類。在句中選擇填空時,還是有許多約定俗成的搭配可以講給學生聽,如(涼風)習習、(狂風)呼嘯、(暖風)熏人、(寒風)刺骨、(微風)拂面、(春風)得意、(秋風)送爽、(和風)細雨……
課后反思:
看看我學生寫的詩
秋 春
天空中 花枝上,
飄著金葉一片, 綻開黃花數朵,
如一只黃蝶 如把把金號
上面乘著秋天。 里面奏著春天。